10月31日23时44分,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张陆、武飞、张洪章三位航天员承载国人期盼奔赴太空,32岁的内蒙古籍航天员武飞以我国最年轻的航天员身份踏上征途,与另一位内蒙古籍航天员王杰实现太空会师。这星际相逢,不仅定格了中国航天的历史性瞬间,更书写了内蒙古与航天事业血脉相连的时代答卷。从“最好牧场为航天”的无私奉献到年轻航天员接力飞天,这片土地用青春力量点亮探索征程,书写着航天担当。
内蒙古的航天担当,是深植血脉的奉献传承。60多年前,额济纳旗牧民为支持东风航天城建设,毅然举家迁离世代居住的故土,三易旗府,以“最好牧场为航天”的壮举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内蒙古从西到东跨度2400公里,其中分布着新中国第一个航天城—东风航天城、两大航天着陆场即额济纳东风着陆场和四子王旗着陆场。飞船从内蒙古升空,航天员在内蒙古着陆,内蒙古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母港”名副其实。伴随着人造卫星、神舟飞船、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的步伐,内蒙古自治区参与航天任务的民兵、警察及机关工作人员等,始终以各自的方式,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着力量,奉献精神在代代接力中愈发深厚,已然成为内蒙古支持航天事业的不竭精神动力。
内蒙古这片热土不仅见证了祖国航天事业荣耀时刻,更孕育出矢志追梦的航天人。2003年,神舟五号返回舱在内蒙古四子王旗草原成功着陆的震撼场景,将飞天梦深深植入武飞心田;航天员王杰也在中学课堂上因这一历史时刻而点燃了航天梦想的火花。内蒙古的航天担当,更凝聚在青春力量的崛起之中。1993年出生的武飞作为我国最年轻的航天员,用奋斗轨迹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从北航校园的专业钻研到航天院所的技术攻坚,从承受8个G超重负荷的极限考验到模拟器上千百次的精细操作,他以“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的坚守叩开太空之门。而在轨驻留的王杰,已圆满完成多次出舱任务,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充分展现了草原儿女的实干精神。两位青年航天员的太空会师,正是内蒙古青春力量投身航天事业的生动写照。
从最好牧场为航天到如今的青春出征,内蒙古始终与航天事业同频共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融入了内蒙古支持航天事业的每一份努力。从航天员到保障人员再到航天科普志愿者,一代代人正以多样方式接续奋斗,每个人把各自的岗位工作做好,拼起来就是中国航天,内蒙古的青春力量正汇聚成航天强国建设的磅礴动能。
武飞与王杰在天宫会师,为内蒙古航天故事翻开了新篇章,更是中国航天人才梯队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内蒙古这片曾以无私奉献与坚韧不拔托举航天梦想的土地,必将在未来滋养更多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崭新力量,让草原之光,永远闪耀在中国航天的辉煌征途上。(刘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