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三十顷地村依托智能化种植技术,打破季节桎梏,一颗颗鲜甜番茄抢“鲜”上市、供不应求,丰富了市民餐桌,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亮丽底色。
走进碌圃农场的温室大棚,一股清甜气息扑面而来。连片的番茄藤蔓顺着支架向上攀爬,翠绿的枝叶间缀满果实,圆润饱满、色泽鲜亮,眼下正值上市时节。
三十顷地村碌圃农场负责人张科说:“目前共有15个大棚、种植面积72亩,今年主推草莓番茄和小番茄,市场售价在每斤10元至12元,销售非常火爆。”
在这里,科技赋能让农业种植彻底告别“靠经验、凭感觉”的传统模式。农场配备了40台智能设备,构建起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只需一部手机,轻点屏幕就能随时随地远程操控,实现全程精准高效、省心省力。“起放棉被、开关风口以及水肥一体化系统都已十分成熟,应用效果良好,使作物营养吸收更加充分,且大幅节省人工。”张科表示。
科技助力下,碌圃农场的大棚实现全年循环种植,仅在换季时留有1到2个月的短暂休整期,最大化提升土地利用率,优质品种与科学管理让农产品更具竞争力,而政府的扶持政策为农场发展保驾护航,让特色种植之路越走越宽。
“我们通过科学管理技术,持续深耕番茄、甜瓜品种,选育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积极进军高端市场。”张科表示。 (杨爱茹 王慧琴 任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