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通辽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篇”举行。通辽市商务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通辽市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推进桥头堡建设成果,并答记者问。

通辽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李旭明 摄
开放平台与通道建设实现关键突破
通辽市首家多式联运海关监管场所正式投运,推出“一单制”“一箱制”业务模式,大幅提升物流效率;中欧班列(通辽)恢复开行,截至目前已发运10 列,货值近2.5亿元,为对外贸易搭建起高效陆路通道。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 型)封关运营,已完成 6 批次货物通关,货值超1100万元;开发区首列回程中欧班列在通辽保税物流中心(B 型)完成报关清关,“中欧班列+保税”联动模式成功落地,正式构建通辽市对外开放“双平台”体系。与此同时,G5511二广高速联络线等交通项目顺利通车,为开放通道建设筑牢基础。

满载55个集装箱货物的中欧班列从通辽驶向莫斯科。图片来源通辽市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外经贸领域齐头并进成效亮眼
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预计达25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8%,9个旗县市区实现出口“全覆盖”,贸易伙伴已突破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开鲁县获批全国首个辣椒出口大基地,霍林郭勒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跻身自治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基地行列,冠心舒通胶囊进入蒙古国市场。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达4.25亿元,共10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在通辽新设外资企业27家,开放型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全国首个出口辣椒“大基地”落户通辽市开鲁县。图片来源通辽市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
市场开拓与区域合作协同效应凸显
通辽市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组织180余家企业参与广交会、进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在迪拜、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国际展会上签订多项合作协议,为拓展海外市场注入新动能。推进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发展,连续举办两届联合招聘会,提供岗位1万余个,实现203项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推出“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此外,围绕“悦来通辽”文旅品牌,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西辽河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并借助“蒙超”赛事推动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通辽市举办第二届吉南辽北蒙东六市一体化协同发展联合招聘会。图片来源网络
招商引资与国际人文交流齐头并进
通辽市聚焦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国内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1562.35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人文交流领域,建成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并推动内蒙古民族大学加入“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 等国际协作机制,深化与海外的学术、文化交流,为向北开放注入更多人文内涵。(斯琴 李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