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曝光台

客厅塌陷数月 谁来为包头市东河区这栋楼的安全“兜底”?

  据“草原云 北方新报”公众号11月1日报道,包头市东河区碧水嘉苑8号楼2单元1楼东户居民安先生家,数月前在直饮水管道漏水修复后,客厅塌陷成一个巨大的“锅底坑”。客厅地面塌陷距今已数月,整栋楼安全与否悬而未决,安先生老两口日夜提心吊胆,这背后暴露的是相关职能部门公共安全责任的缺位。(此前报道:包头市东河区一居民家客厅塌陷成“锅底坑”)

  房屋安全绝非相关人员所称的“谁质疑谁举证”那么简单。老小区地面塌陷绝非偶然,直饮水管道漏水与地面塌陷是否存在直接关联?即便水务公司否认加压操作,也不能排除管道维修对地基的影响。更值得警惕的是,安先生对门的住户曾出现类似问题,这提示隐患可能并非单户个案,有可能涉及整栋楼的安全。让缺乏经济能力的老人承担鉴定费用,实质是将公共安全责任转嫁给弱势个体,违背了“生命至上”的基本原则。

  政府部门理应成为安全排查的“主力军”。在这起事件中,社区上报后,住建局迟迟未给出明确方案,反映出相关职能部门行动迟缓。楼房安全隐患潜伏期长、危害性大,拖延一天就多一分风险,尤其老小区住户多为老年人,应急能力弱,更需政府主动作为,积极靠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精神,住建部门负有房屋安全监管职责,理应启动应急排查机制,委托专业机构第一时间进行检测,而非让居民在焦虑中等待。

  解决问题不能止于“协调”,更要拿出实际行动。动用维修基金需履行程序,但安全鉴定不能等;责任认定可能复杂,但隐患排查刻不容缓。唯有快速出具权威鉴定报告,明确责任划分,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才能让居民安心。

  民生无小事,安全大于天。一个“锅底坑”考验着城市治理的温度与速度,也拷问着相关部门的责任与担当。唯有把居民的安危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才能真正筑牢城市安全防线,让百姓住得放心、睡得安心。

  草原云•北方新报首席记者 张弓长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