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王树天) 11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教育活动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胜利街小学生动上演,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悄然走近法律,感受法治的力量。这场由新城区东苑社区联合新城区社工宝社会服务中心共同推出的“小蒲娃”儿童心理关爱进校园活动,旨在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让法律知识真正“活”了起来。
此次活动将法律知识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巧妙嫁接,普法老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法条宣讲者,而是化身为循循善诱的“故事大王”和激发思维的“互动达人”。他们从“过马路为什么要看红绿灯”“遇到同学索要零花钱该怎么办”以及“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应如何应对”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共鸣的常识性问题入手,成功点燃了学生们的讨论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在积极的思考和踊跃的发言中,原本抽象的“交通法规”“校园欺凌”“自我保护”等概念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活动现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趣味问答等形式轮番上阵,成为普法教育的新载体。老师们借助这些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的相关知识要点。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体验和妙趣横生的问答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法律是什么”“法律如何保护我们”以及“我们该如何遵守法律”这些核心问题,法治精神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
据悉,此次“小蒲娃”普法进校园活动是东苑社区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青少年保护网络的一次有效实践与积极探索。它不仅创新了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形式,更丰富了其内涵,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