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市停车收费改革出实招:免费时段延至30分钟,计费更精细、降低夜间收费

  近日,《呼和浩特市城区政府定价停车场动态分时非线性阶梯停车收费改革方案(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中,一系列着眼于减轻市民实际负担、提升停车便捷度的精细化调整,引发网友热议。延长免费停车时长、缩短计费单位、降低夜间收费等具体举措,作为收费改革中的“便民实招”,让市民在感受停车秩序改善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实实在在的优惠与人性化。

  “以前免费停车只有15分钟,去路边便利店取个东西、到银行ATM机办个业务都紧赶慢赶,生怕超时收费。如果免费时段延长到30分钟,心里就踏实多了,不用再‘掐着表’跑。”在新城区某便民市场门口,刚停好车的市民张女士对这一变化表示赞赏。此次收费改革将免费停放时长从15分钟统一延长至30分钟,精准覆盖了市民短时办事的停车需求,可避免因短暂停留而产生费用,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

  除了免费时长的延长,计费单位的精细化调整是另一大亮点。《方案》将计费单位从过去的1小时缩短至30分钟。“计费单位缩短至半小时,意味着‘停多久,付多久’,停车成本的计算更加精确公平。”呼和浩特市城管局副局长李颖波解释,“比如按原来2元/小时标准,停车1小时20分钟需要收费4元,而按新标准1元/半小时标准,停车相同时长共计三个计时单位只需收费3元,减少了市民的停车支出。”这一细微之处的改变,使得收费方式更为科学合理,获得了许多车主的认同。

  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夜间停车需求,《方案》对一类、二类区域的夜间收费标准进行了适当下调。“我们小区建成较早,配建车位不足,晚上回来经常找不到地方停车。如果《方案》实施后,附近收费停车场夜间收费能降低,对我们来说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而且价格也能接受。”家住中心城区的市民刘先生坦言。《方案》旨在保障市民夜间居住停车的刚性需求,同时引导车辆有序停放,减少夜间乱停乱放现象。

  针对这些便民变化,李颖波再次强调:“我们推行收费改革,核心是运用价格杠杆进行‘引导’,优化资源配置,而非追求收费增长。延长免费时长、精细计费单位、降低夜间收费,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确保收费改革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更能体现惠民便民的本质。”他表示,从新城区试点情况看,多数短时停车市民的支出并未增加,甚至有所减少,而车位周转率的显著提升让公共资源得到了更高效利用,形成了市民受益与城市治理提升的双赢局面。

  这一系列贴近民生的调整,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呼和浩特市正在探索的这条停车治理新路径,不仅追求车有位停,更致力于让市民停得方便、停得实惠,最终实现静态交通治理与民生幸福感提升的同步推进。(杨承昊)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