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兰察布

察右前旗:让“舌尖上的校园”更安心、更暖心

  校园食品安全是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第一道防线”,不仅关乎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也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察右前旗聚焦“安全、透明、优质”核心目标,从制度、监督、服务三方面创新举措、精准施策,进一步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切实提升校园餐安全保障与服务水平,让“舌尖上的校园”更安心、更暖心。

  科技赋能+制度护航,织密全链条安全监管网

  察右前旗将科技手段与制度建设深度融合,为校园食品安全上好“双保险”。

  硬件上,累计投入230.46万元用于更新食堂设施设备,并搭建“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系统,实现25所供餐学校食堂后厨24小时实时监控,监管人员通过移动端即可实时查看食材加工、备餐等关键环节,让“后厨操作”晒在阳光下,彻底消除监管盲区。

  制度上,构建“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推行米、面、油、肉等大宗食材集中招投标采购,确保入校食材100%可溯源;严格落实校园餐资金“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建立“双人验收入库+月度用量监控”制度,每月公示采购价格与经费支出,让每一笔餐费都阳光透明。

  同时,联合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建立“责任清单+问题台账+整改销号”机制,对食材采购溯源不规范、食品留样不达标等问题实行“一校一档、动态跟踪”,确保发现问题即查即改、闭环管理。

  家校协同+创新,打造透明化监督新格局

  为解决校园餐监管难等问题,察右前旗推动家校深度协作,创新监督机制。

  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黄旗海校区率先打造“母亲厨房”特色品牌,优先聘用学生家长参与食堂工作,家长员工占比达53%。“妈妈厨师”既凭借对学生饮食偏好的了解优化菜品,又以“监督员”的身份参与食材验收、加工全流程。

  全旗25所供餐学校均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部分学校通过家委会微信群开设“透明厨房”直播窗口,实时直播餐食制作过程,同步公开每周食谱与食材采购价格。同时,定期召开膳食座谈会广泛收集师生及家长意见。

  专项整治以来,累计收集师生及家长建议35条,均转化为优化菜品、调整取餐流程等具体举措。以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黄旗海校区为例,校园餐学生满意度从75%提升至90%以上。

  营养保障+成本管控,实现品质服务双平衡

  在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察右前旗着力破解“餐费高、营养不均”难题,实现“营养不打折、价格更亲民”。

  一方面抓营养保障。察右前旗教体局联合卫健部门制定学生营养食谱标准,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等核心营养素达标率100%,并为17所公立学校统一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筑牢营养安全防线。

  另一方面抓成本管控。以平地泉镇中学为试点,通过第三方招标筛选优质供应商,通过集中采购降低食材成本,创新实行“提前1天统计用餐人数”机制,有效减少15%的食材浪费;科学优化餐费结构,早餐从8元降至5元、午晚餐从12元降至9元。同时,每学期组织2-3次“学生选菜评菜”活动,增加杂粮主食与地方特色菜,让餐食更合学生口味。

  如今,该校在校生从2022年402人增至2025年的519人,家长对餐费性价比满意度达94%,学校每年节约食材成本约8万元,真正实现“营养不缺、价格实惠”。

  全员培训+长效巩固,建立长效化常态化机制

  察右前旗注重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开展食堂从业人员常态化培训,2025年以来累计覆盖140人次,实现全员持证上岗,每学期组织不少于1次食品安全专题培训,覆盖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班主任,全面提升全员责任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

  同时,建立“校长(园长)第一责任人”制度,将校园餐安全纳入年度考核,细化学校内部岗位责任,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落实”的管理格局。

  截至目前,察右前旗校园餐师生及家长满意度从82%提升至93.68%,2025年上学期投诉率降至0,真正实现了校园餐“安全、营养、实惠、透明”的目标,为全旗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李璟 通讯员 盖文佳)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