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护照里的家国密码,你知道吗?

  学生解锁护照里的家国密码

  把专业的出入境知识用实物展示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高志华  通讯员  王佳)  “警察老师,护照里真的藏着长城吗?”“出国的时候,它是不是能保护我们呀?”课堂一开始,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胜利路小学的孩子们就围着讲台,抛出一连串充满好奇的问题。近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走进校园,带来《一本护照的诞生记:我的“世界通行证”与强大祖国》科普课,用孩子们听得懂的方式,解锁出入境知识里的家国情怀。

  “大家仔细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民警张秉毅拿起紫外线手电,对准手中的护照内页。随着光束移动,长城的蜿蜒轮廓、上海浦东的摩天大楼等标志性景观逐一显现,课堂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哇”声。“我去过上海!这是东方明珠旁边的楼!”“我在课本里见过长城,原来护照里也有!”孩子们伸长脖子,争先恐后地指认着熟悉的地标,小脸上满是兴奋。当讲到护照封面上的国徽和内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这句话时,张秉毅放慢语速:“这枚国徽代表着祖国,这句话意味着无论你们走到世界哪个角落,祖国都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原本叽叽喳喳的课堂渐渐安静下来,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挺直腰板,小手轻轻抚摸着展示用的护照样本,眼神里多了几分庄重。

  课程接近尾声,张秉毅问大家:“谁能说说,护照到底是什么?”一位男同学猛地站起来,大声回答:“是我们在国外的身份证!”稚嫩的声音里满是笃定,引得全场自发响起掌声。另一位女同学则认真地说:“我以后出国,一定要讲文明、守规矩,表现得最好,因为我就是一张中国名片!”张秉毅笑着点头:“没错,每一位持有中国护照的人,都是祖国的名片。”这场“警察进课堂”活动,没有枯燥的说教,却让爱国、守法、文明、探索的种子悄悄在孩子们心中扎根。民警用实物展示、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的方式,把专业的出入境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日常。

编辑:李元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