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海

月产800吨!乌海这个产品畅销全国

  近日,记者走进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成品库房,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分拣打包,一袋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被整齐码放,即将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奔赴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数码电池等不同应用场景。

  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扎根海勃湾区多年,凭借全产业链配套优势与多元产品矩阵,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公司规划建设5万吨/年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目前一期1万吨/年全工序加工生产线已稳定投产,形成了造粒、预碳化、石墨化、高温碳化等完整生产能力,产能布局与生产配套持续完善。

  “依托海勃湾区周边煤焦化、焦油深加工、煤系沥青焦等配套原料生产基地,我们实现了负极材料一体化配套生产,为产品质量稳定与成本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公司总经理刘金峰介绍,公司四大主力型号BJSS-02、AN11m、EP12m、BW-E11功能定位清晰、各有侧重,能全面适配不同应用场景,满足各类客户的多样需求。

  市场需求的持续回暖,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据了解,2024年,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每月负极材料产量稳定在700余吨,而今年以来,随着下游客户需求集中释放,月产量已稳步攀升至800吨左右,增幅超过15%,生产经营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主动求变,明确‘小而精’转型方向。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深挖海勃湾本地资源优势,深化控本提效,聚焦高附加值领域,重点推进数码类和启停电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我们的目标是在1至2年内,实现高附加值产品营收占比翻倍,凭借技术创新与精准定位,在细分赛道上构筑核心竞争力。”刘金峰信心满满地说。

  作为宝武碳业新材料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乌海宝杰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将持续依托集团公司资源协同与技术支撑,以绿色智慧生产为导向,在巩固现有市场优势的同时,全力冲刺高附加值产品赛道,为区域产业升级与新能源行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