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鄂尔多斯

从一家烤肉店看暖城之暖

  近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一家“无声”烤肉店意外“出圈”,店内11名员工皆为聋哑人,年龄从三十岁到五十岁不等,承担着店内配菜、洗碗、服务等日常工作。他们以烤肉店为平台,用双手赢得顾客的认可与社会的广泛尊重。这不仅是店主对聋哑人群体的深情关爱,更是暖城鄂尔多斯精神气质的微观呈现。

  这家特殊的门店早已超越了餐饮经营的本质,成为诠释“平等尊重”的生动载体。从店主何秀2014年雇佣第一位聋哑员工所引发的“美丽意外”,到拓展为如今的11名聋哑员工团队,员工们的认真与努力,远比暂时的沟通障碍更具分量。“无声”烤肉店所展现的不仅是店铺经营管理者的智慧,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文自觉。这让我们意识到,市场经济中常被忽略对特殊群体的关怀、对个体价值的珍视,因为真正的商业文明,从来不只是利润的累积,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成就的共生网络。

  《礼记》有云:“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将这家小店置于暖城的城市语境中,其意义愈发深远。在资源富集之地,物质繁荣往往容易掩盖精神追求,但鄂尔多斯通过众多个体实践,证明了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可以同频共振。聋哑员工们用踏实的劳动与无声的坚守,诠释着生命的韧性与尊严;鄂尔多斯则以一座城的温度,为他们提供了安身立命、实现价值的舞台。这种以广阔胸怀进行着的温暖叙事,让暖城不再只是一种描述,更成为一座城市精神海拔的鲜明象征。

  将心比心的尊重,远比单一的制度救济更能触及灵魂。在就业压力日益凸显的当下,解决特殊群体就业问题,需要的不仅是政策倾斜,更是无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的微观正义。善意自有千钧力,温暖必将回响不绝。当越来越多的社会细胞能够如“无声”烤肉店这般,我们终将看到一座座有温度却不失力量的城市品格蔚然成风。(金咏)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