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辽市顺利完成全市56处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及零散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划定和不动产登记工作,为设施保护利用提供了坚实的产权保障。
专项工作启动以来,通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通辽市自然资源局构建了“盟市统筹协调、旗县主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通过协商会商、实地督导等方式推进工作落地。两部门同步建立工作台账,对烈士纪念设施实行“一处一档”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针对部分旗县烈士纪念设施数量多、历史遗留问题复杂等情况,采用政府协商、集体决策、一事一议等方式,推动解决权属争议、资料缺失等难点问题。为加速工作进程,开通不动产登记“绿色通道”,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推行批量办理模式,建立“倒排工期、压茬推进”机制,科学分解阶段任务,力求一次摸排、一次办结,有效破解了跨部门协作沟通难、进度慢等问题,大幅压缩了办理时间,提前完成了全市的登记任务。

科尔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对辖区内烈士纪念设施办理不动产登记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现场勘察。张政植摄
“不动产登记为烈士纪念设施做好了‘身份认证’,这些红色印记就可以永存了。”通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通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把56处烈士纪念设施产权信息纳入红色资源数据库统一管理,并联合自然资源部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定期开展产权核查与设施巡查,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光芒,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强劲精神动力。(聂红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