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锡林郭勒

青春力量赋能“奶酪小镇”竞逐“新赛道”

  秋意浓,岁稔时,“奶酪小镇”尽是丰收的醇香。一批批有着高学历、敢创新的年轻人乘势而起,带着创意与视野在镶黄旗地方特色奶制品产业发展热土中拔节生长、收获希望。

  晨光微明,稀木丰裕乳制品店里热气氤氲缭绕,恩和照日缓缓搅拌着正在加热的牛奶,随着奶浆泛起的阵阵涟漪,乳香弥漫开来。

  2022年,大学毕业回乡的恩和照日向婆婆学习奶制品制作技艺,并接手经营稀木丰裕乳制品店。3年多的时间里,恩和照日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研发产品,让“稀木丰裕”闯出了大市场。“目前家里开了两家奶制品店,日加工鲜奶400斤左右,生产的传统奶制品有奶豆腐、楚拉、奶渣子、黄油,创新产品有花样奶酪、酸奶等10余种,月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恩和照日介绍。

  接手店铺后,恩和照日善于将网络流量变销量。“不再把客户群体局限在线下店铺,而是通过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扩大产品的曝光量,打开线上渠道,目前线上销量占年销售额的一半。”恩和照日说,与婆婆制销奶制品相比,如今创新的不仅是产品和销售方式,还有产品制作设备、产品包装等,这些都能让传承不守旧,让好产品打出品牌、卖出优价。

  “接下来计划扩大生产厂房,由家庭小作坊向SC企业迈进,不断提高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同时申请锡林郭勒奶酪品牌授权,在产品创新、技术升级、市场拓展上有更大的发展。”恩和照日表示。

  百米之外,伊拉盖经营的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旗舰店生意红火。作为全旗奶制品产业发展的佼佼者,伊拉盖在全盟奶酪制作比赛中获奖无数,更是凭借精湛的技艺和示范带动作用,先后获“镶黄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锡林郭勒盟“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东风和产业发展的沃壤。”伊拉盖回忆,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店,创业初期产品主要面向旗内销售,加工量少、渠道单一。随着奶业振兴政策的扶持,她的店铺搬到镶黄旗奶制品产业园,生产厂房提档升级的同时,产品种类和销售量逐年增加,“目前,日加工鲜奶3000斤,年产量达450吨,获得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产品销路更广了,客户遍布全国。”伊拉盖感慨,创业12年时间里,她的个人成长与奶制品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产业赋予发展平台,也带给她责任与动力,“我们将继续传承传统技艺,创新产品,为提高锡林郭勒奶酪品牌价值作出贡献。”

  如今,年轻化、专业化的从业者正在镶黄旗地方特色奶制品产业发展中显露头角。镶黄旗农牧水利科技局副局长赛音青格勒介绍,该旗聚焦各领域需求分层次分类培育人才,持续建强“头雁”队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目前在养殖、加工、销售、物流等奶制品产业链上的年轻‘头雁’,占全旗‘头雁’的30%以上;全旗奶制品家庭小作坊经营者有23%是年轻创业者。”

  近年来,镶黄旗高度重视地方特色奶制品产业发展,从奶源到奶制品的生产加工环境、产品制作技艺均得到了显著改进,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大幅提高,“奶酪小镇”初步成型。截至目前,全旗奶牛存栏量已达2.27万头,鲜奶年产量6.3万吨;现有奶制品SC生产企业3家、小作坊126家,取得锡林郭勒奶酪区域公用品牌授权资格的企业和小作坊共25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奶制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年轻创业者提供落地生根的沃土。”赛音青格勒介绍。(巴雅尔图 耿敏 布仁其木格 同嘎拉嘎 苏力德)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