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锡林郭勒

锡盟5大“珍宝”跻身“国保”!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940号公告,正式公布最新修订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双峰驼、蒙古牛、蒙古马、苏尼特羊、乌珠穆沁羊五个优质品种成功入选,这一成果标志着锡林郭勒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迈上新的台阶。

  苏尼特双峰驼

  苏尼特双峰驼是我国现存五种骆驼遗传资源中特色鲜明、生态价值突出的珍稀品种,也是国内体格最大的双峰驼类型。它们主要分布于苏尼特草原及周边区域,曾作为跨区域商贸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见证了草原丝绸之路的文明交融,是北疆文化中珍贵的传奇资源。在品种保护方面,锡林郭勒盟已完成3000剂冷冻精液的采集与制作。

  目前,全盟已建成盟级种畜场2处,核心群10处,现存栏约2万峰,种群保护与繁育体系正持续完善。

  蒙古牛

  蒙古牛是我国珍贵的古老牛种,在锡林郭勒草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中,经长期自然选育与人工培育而形成,属于乳、肉、役兼用型地方品种。2000年,蒙古牛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22年,苏尼特左旗承担国家资源采集任务,成功制作冷冻精液5000剂、冷冻胚胎200枚,并完成30头成年牛的屠宰性能测定,为蒙古牛种质资源保护与“苏尼特牛”新资源鉴定提供关键支撑。

  目前,全盟已建成国家级和自治区级蒙古牛保种场各1处,均位于苏尼特左旗。全盟共有核心群19群,蒙古牛存栏总量约4.8万头,其中纯种蒙古牛存栏约2.6万头。

  蒙古马

  蒙古马以体格强健、抗逆性强和持久力优异著称。锡林郭勒盟马种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和阿巴嘎旗等北部地区。据2024年牧业年度统计,全盟马匹存栏32.6万匹,约占全区总数的三分之一。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扎实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级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不断加强保护区、保种场和核心群建设,推动蒙古马原地保护与离体保种协同发展。截至目前,全盟已设立国家级蒙古马保护区1处、种马场8处,拥有蒙古马家系30群、保护核心群120群,建成专用马培育场(户)11处。

  苏尼特羊

  苏尼特羊是蒙古羊系中历史悠久、特性鲜明的地方品种,主要分布于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二连浩特市。该品种在长期适应半荒漠草原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生长发育快、耐粗饲、肉质鲜美的优良特性。苏尼特羊肉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脂肪酸,具有补气滋养、暖中补虚、开胃健脾之功效,被誉为“肉中人参”。该品种已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农产品地理标志”,并于2019年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目前,全盟苏尼特羊存栏量200余万只,建成国家级核心育种场1处、国家级保种场1处、自治区级核心育种场1处,盟级核心群210群。

  乌珠穆沁羊

  乌珠穆沁羊是在锡林郭勒盟东北部乌珠穆沁草原经长期自然选择与人工选育形成的蒙古羊优良类群,是我国重要的肉羊遗传资源,被誉为“天下第一羊”。1982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正式确认为地方优良品种;1986年获评国家级地方优良品种;2000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并认定为自治区名牌农畜产品;2006年再次入选国家保护名录;2014年10月,乌珠穆沁羊肉获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全盟存栏量700余万只,现已建成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和保种场各1处,盟级核心群878群。

  锡林郭勒盟将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的道路上持续奋进,为保障国家种业安全、传承草原文化、推动牧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道力亚)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