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流动数字博物馆开进高校 北疆文化“活”起来

  本网11月7日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冯雪玉  孙柳)“我们内蒙古的文化底蕴太深厚了,看着这些数字文物,我为家乡感到骄傲。”“第一次在校园里‘逛博物馆’,体验感拉满。”“今天的活动让我对北疆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几日,走进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园,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的展车前围满了学生。内蒙古博物院以“融铸北疆 齐心向党”为主题,以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为载体,将文物故事、非遗技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为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学子带来了一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体验。

  内蒙古博物院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停靠在校园里,在其四周的摊位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共同打造了热闹的文化体验核心区。走进18米长的流动数字博物馆展车,大屏铺展北疆文化长卷,三维扫描还原的文物细节、AR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场景,让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踏入历史文化长廊。内蒙古博物院青年讲解员围绕展车内的数字化文物资源,生动讲述内蒙古地区的历史变迁,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带领学生们在光影流转间感悟北疆大地的红色记忆与民族团结的深厚底蕴,“科技+文化”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入脑入心。

  在现场开展的红色主题“欢乐大课堂”知识竞赛上,学生们分成3个方阵同台竞技,围绕红色文化、内蒙古民族团结历史等知识点展开激烈角逐,抢答铜锣声与阵阵掌声交织回荡。其中,“学英雄演英雄”情景演绎与知识竞赛双环节联动,同学们化身电影中的英雄角色,再现红色电影经典桥段,以沉浸式体验让红色故事直抵人心。

  这场“行走的思政课”,以数字文博之“智”串联历史与当下,以非遗传承之“情”连接文化与人心。未来,内蒙古博物院将继续发挥文化育人功能,让流动数字博物馆成为传播北疆文化的移动阵地,在行走中传递文化力量,在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