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清晨,走进鄂温克中学,“晨读语言实践场”的琅琅书声此起彼伏,学生们正在用国通语诵读经典。
近年来,鄂温克中学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基石,围绕“推广国通语,奋进新征程”的主题,开展了系列沉浸式活动。校门口的“语言小课堂”吸引了众多师生,授课教师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发音规范与用词技巧,提升师生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展单字、词语、朗读等测试,帮助师生发现短板,让学好国通语融入师生学习生活的日常。
“我们是新时代国家建设的接班人,用国通语诵读经典,将国学知识融入艺术创作,不仅打开了眼界,更让我们坚定了文化自信。”该校初三年级学生娜米娅说。
在该校刚刚举办的“启明引航 青春交响”校园艺术节上,学生们将国学经典融入创意实践,在艺术创作与交流中,学生们围绕“青春校园”“梦想启航”“文化传承”等主题,运用国学知识,讨论绘画构图、手工艺创意和书法创作等内容。有的学生将晨读场景生动绘入画作,有的学生选取励志短句作为书法创作素材,实现国学应用与艺术创作的深度交融。
“学校通过开展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多样化活动,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化于心,它不仅是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情感凝聚的纽带。”鄂温克中学校长刘海深表示。
如今,海拉尔区贝尔中学(原海拉尔区蒙古族中学)已全面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国通语授课。学校以“信息赋能增实效,精研教学提质效,素养落地促成效”为主题,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以及优秀教学设计、作业展评等活动,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成长平台,着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模式创新,进一步提升教师运用国通语授课的专业能力。此外,海拉尔区开展校际间的深度融合,选派优质学校助教教师到对口帮扶学校任课,破解新课标落地、中考备考中的困惑,为教师构建起“目标-教学-评价”一体化认知框架,助力提升教师的核心素养,激发教师团队的专业活力。
青蓝相映传薪火,精研育人启新程。呼伦贝尔市在教学教研上勤耕不辍,砥砺前行,不断提升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教育服务。(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张晓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