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包头

生态护家园 科普润童心:内蒙古科技大学携手包头市青山区民主路第七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生态科普实践活动

  原来沙漠里的小草是这样用根须抓住沙子的!近日,内蒙古科技大学金沙银漠·绿色密码实践团走进包头市青山区民主路第七小学,以生动鲜活的生态科普活动为小学生们开启了一场生态护家园 科普润童心的启蒙之旅。此次活动将生态保护知识传播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通过科普+思政,把防风固沙知识转化为沉浸式教学场景,让保护生态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风沙如何搬家、树木为何是固沙卫士等趣味提问切入,迅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为了让抽象的生态知识更易理解,志愿者现场开展沙土固沙小实验,用透明容器模拟沙地环境,通过铺设模拟稻草沙障的材料,直观展示固沙原理,孩子们围在一旁认真观察、踊跃提问,现场互动氛围热烈。

  手工实践环节中,志愿者们带领小学生们用彩纸和黏土建家园,有的捏出绿色黏土当小草,有的用黄色彩纸铺成小沙地。如果沙子太多,小草就长不出来啦!志愿者一边帮孩子调整手中的小树苗,一边用故事般的语言引导:你们看,现在我们把小树苗种在沙地上,再给它浇浇水,过段时间沙子就不会乱跑,小草也能慢慢长出来啦!

  小麦种子是怎么从小宝宝长成大高个的?志愿者刘璐通过PPT展示小麦从播种到抽穗的生长过程,将植物生长过程转化为种子喝饱水、晒足太阳的趣味故事。课堂中,志愿者分发小麦种子和简易种植杯,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它长高,就能明白植物守护土地的道理!生动地讲解让生态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把你心中最美的绿色家园画出来吧!随着志愿者一声倡议,孩子们拿起彩笔在长卷上共同创作。有的画满郁郁葱葱的树木,有的给小草添上笑脸,还有的在画面上写下爱护花草的提示语。这场跨越学段的生态科普实践,不仅为孩子们播下了生态保护的种子,更以大学生的实践行动传递责任担当,让绿色理念在孩子们心里慢慢发芽,带着这份对自然的热爱,共同守护身边的每一抹绿意。(通讯员:王艳、崔岩、张力)

编辑:刘有明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