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出示相关证件,准备查验!” 清晨6点,乌力吉口岸货运查验通道已一片忙碌。执勤民警上前核验证件、核查信息,伴随着智能设备的提示音,满载援建物资的货车顺利出境。

今年以来,乌力吉口岸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4976人次、车辆1217辆次,成功保障2961.531吨援建物资顺畅出境,货运量同比增长509.72%,各项数据均创历史最高纪录。

乌力吉口岸作为阿拉善盟第二个边贸新通道,2021年实施首次临时开放,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全力以赴推进援建蒙古国查干德勒乌拉口岸项目进程。今年4月23日,乌力吉口岸实施临时通关开放,助力蒙方完成临时货物监管区及供电、供水、亮化工程建设。

为提升通关承载能力,乌力吉边检站依托口岸建设升级契机,同步完成智能查验系统部署,实现出入境人员证件自动核验、车辆信息精准比对,大幅缩短单辆车查验时间。同时,结合口岸地处戈壁腹地,自然环境恶劣的实际情况,边检站协同口岸管委会建成防风抑尘网、高温降温棚、冬季保暖执勤岗亭等配套设施,既为民警创造了更安全的执勤环境,也保障了极端天气下通关不中断。

针对今年口岸临时通关及全年临时开放的新要求,乌力吉边检站推行“7×12小时”勤务模式,民警每日提前1小时到岗调试设备、梳理当日通关计划,延后1小时核查数据、复盘勤务细节,日均查验时长超14小时。“最早的出境车辆凌晨6点就到港,最晚查验结束已经到了傍晚。”据执勤一队教导员吒明嘎如介绍,高温天里,民警每半小时轮岗补水,到了寒冬深夜,便顶着风雪逐车严格检查,确保通关“零延误”。

为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乌力吉边检站联合海关、税务、口岸管委会等联检单位开展全流程通关演练3次,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创新“边检+海关”联勤机制,实现“一次查验、双向放行”。针对蒙方援建项目物资运输需求,专门开通“援建物资专用通道”,推行提前备案、预约通关等举措,将货车通关时间从原来的平均40分钟压缩至15分钟内。边检站还提前对接企业,了解通关需求,为重点物资运输提供“点对点”指导,确保物资快速通关。

“我们将持续深化智慧边检建设,同步推进二期执勤设施升级,完善联检勤单位协同机制,针对口岸扩建后的通关需求优化勤务模式,以更精准的监管、更高效的服务,护航口岸成为向北开放的‘黄金通道’。” 乌力吉边检站政治委员孟黎明说。(孟燕 成都 卢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