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北疆文化神州行|阿拉善“红色文艺轻骑兵”精彩亮相古都郑州

  116日至7日,“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走进河南省郑州市,阿拉善盟乌兰牧骑精心筹备的三场演出先后亮相河南中医药大学与探十里购物中心,为郑州市民带来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盛宴。

 

  郑州站首场演出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礼堂温情启幕。开场情景歌舞《我们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一亮相便点燃全场氛围,演员们身着华美服饰载歌载舞,以饱满的热情再现了乌兰牧骑60年来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赤诚初心与使命担当。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雄浑有力,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婉转悠扬,《乐·花海》《晨曦北疆》等14个各具特色的节目轮番上演,现场掌声不断。

  演出结束后,河南中医药大学医学院学生董笑宇告诉记者:“整场演出非常震撼,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头琴演奏,有一种亲眼看到万马奔腾在草原上的感觉。希望有机会可以去阿拉善玩一玩,感受那里的壮美风光。”

  演出中,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师李楠森与阿拉善盟乌兰牧骑歌手联袂唱响《乌兰巴托的夜》,悠扬旋律中交织着草原的清冽与中原的温润,让跨地域的文化共鸣在歌声中悄然升温,为这场文化交流增添了别样温情。“非常欢迎阿拉善盟乌兰牧骑的演员们给我们带来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精彩表演,这不仅是一场艺术的盛宴,更是文化的交融,为校园注入新的活力,让文化交融在师生心间生根发芽。”李楠森说。

  在阿拉善盟乌兰牧骑的队伍中,28岁的王麒已是深耕舞蹈领域5年的“老兵”。此次郑州之行,他与伙伴们联袂演绎舞蹈《欢乐萨吾尔登和《大漠雄风》,用刚劲舒展的舞姿勾勒出北疆儿女的豪迈风骨,赢得现场阵阵喝彩。5年间,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累计演出超500场,用赤诚的热爱践行着“文艺为民”的誓言。

  王麒说:“这次在郑州演出,看到那么多市民驻足观看、热烈鼓掌,我们特别感动。能让郑州观众通过我们的表演了解阿拉善、爱上内蒙古,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随着演出热度的持续升温,阿拉善盟乌兰牧骑将“流动的草原舞台”搬到了郑州探十里购物中心,两场精彩演出接连上演,让北疆文化融入城市烟火。队员们相继带来《吉祥颂》《苍天般的阿拉善》等经典曲目,独特的呼麦音色空灵悠远,瞬间吸引了大批市民驻足围观。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瞬间。

  观众杨子恒激动地说:“第一次在现场感受乌兰牧骑的魅力,我开始已经向往内蒙古草原了,也希望到阿拉善去学习、观摩,感受当地独特的人文魅力。”

  据阿拉善盟乌兰牧骑编创室主任、舞蹈编导额日登塔娜介绍,这次选择校园商圈作为演出地点,希望让北疆文化覆盖更多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的观众。“我们将延续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带着更多传得开、留得下的优质作品继续前行,让乌兰牧骑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让更多人领略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持续增进跨地域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额日登塔娜说。王萍 娜美拉 宋家铭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