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首届“一带一路”肉苁蓉产业发展大会在阿拉善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农牧民齐聚一堂,共商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为阿拉善绘制百亿级产业新蓝图注入强劲动力。

大会聚智:
锚定产业发展“新路径”
本次大会由阿拉善盟特色产业协会策划,阿拉善盟林业草原局、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通过现场分享与视频展示,系统解读沙产业及肉苁蓉产业发展模式、质量监管、产地科研赋能等内容,明确政策支持方向,规范产业发展路径。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等顶尖科研机构学者与东阿阿胶等领军企业代表,围绕种质资源保护、品质生态学研究、鲜贮技术创新、炮制工艺优化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探讨,最终形成以“种质保护—规范种植—科技研发—加工仓储”一体化标准体系为核心的技术共识,构建起“实验室—生产线—市场”全链条发展路径,为产业迈向百亿级筑牢科技支撑。

成果落地:
书写产业升级“里程碑”
大会推动两项标志性成果落地:一是锁阳申请药食同源正式启动,标志着阿拉善沙生植物资源开发从单一品类转向多元协同,生态产业化进入体系化推进阶段;二是东阿阿胶壮本肉苁蓉原浆入选“中国好礼”国家级推荐产品,实现区域生态特产向国家品牌符号的跨越,集中彰显阿拉善生态、技术与品牌价值。


“我们正与东阿阿胶携手,共同推进肉苁蓉多元化健康食品的开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温馨介绍,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阿拉善肉苁蓉要实现从优质产区向国际品牌的跨越,需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并驱动药食同源等多元化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下一步,将加速肉苁蓉药食同源产品创新与产业链延伸,助力企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阿拉善肉苁蓉品牌。

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检验研究中心主任药师李惠玲强调,肉苁蓉标准制定与推广是规范产业、保障质量的关键,将助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东阿阿胶肉苁蓉健康科技(阿拉善)公司总经理贝广表示,企业将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肉苁蓉从特色药材走向大众消费市场,助力百亿产业集群建设。
多元活动:
展现产业活力“新图景”
大会期间,东阿阿胶阿拉善苁蓉集团内热闹非凡,亮点纷呈。阿拉善特色农牧优品官方推广中心揭牌,企业入驻及宣传推广工作室授牌仪式同步举行,为特色产品搭建更广阔的展示平台。“苁蓉王”大赛、苁蓉羊肉品鉴会、防沙治沙机械设备展及特色农牧优品展销等活动,全面展现产业多元发展成果。



种植户照日格图带着自家肉苁蓉参赛,直言 “看到产业受关注、有专家指导,种植信心更足”。 “没想到小小肉苁蓉能成为大产业,为阿拉善骄傲。”巴彦浩特居民甄文静感慨道。


阿拉善经验:
构建“生态—经济”双闭环
作为全国肉苁蓉核心产区,阿拉善依托沙漠生态资源,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总结出“生态修复—资源培育—产业运营—富民强盟”完整闭环,探索“治沙、兴业、富民”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目前,全盟沙产业从业人员约3万人,天然与人工梭梭林达2459.3万亩,建成4.6万亩高标准示范基地,推动本土企业与11个省(市)、自治区的3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实施45项科技计划项目,形成80余款113种产品体系,制定12项地方及团体标准,培育50家经营主体。


面向2030年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的目标,阿拉善盟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常晓斌表示,本次大会是生态沙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十五五”新征程的冲锋号。未来,将落实《加快推进阿拉善现代肉苁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暨实施办法》,实施“五大工程”,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带动5万农牧民增收,全力将阿拉善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现代生态沙产业示范基地,让“沙漠黄金”成为筑牢生态屏障、富裕百姓的支柱产业。(王萍 侍新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