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连云港小女孩因收到9.9元的外卖小蛋糕而雀跃欢呼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事实上,“村里点外卖”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与此同时,在偏远的山区,曾经的“稀罕物”海鲜也上了农家餐桌。外卖进乡村,山区实现“海鲜自由”,正映照乡村消费新图景。
外卖送来一块蛋糕,快递运来新鲜的海鲜,承载的不仅是舌尖的满足,更是城乡一体化的真切体验。乡村“购物车”里的新意,是消费扩容提质的生动缩影,也是打开消费想象力的一把“钥匙”。
交通通,一通百通。越织越密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方便村民们的网购生活,是打开消费想象力的基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县域生活外卖订单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40%,外卖服务已覆盖全国2000多个县城。物流服务愈发便捷,冷链系统日趋完备,海鲜保鲜更持久,美味又价格亲民。
城乡循环的畅通,正加速消费潜力的释放。电商平台加速下沉、城乡交通网络不断织密、县域商业体系更加健全……越来越丰富、优质的消费品抵达乡村,绿色、健康的农产品摆上商超货架,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既丰富了乡村消费选择,也打开了扩内需的新空间。
外卖服务延伸至乡村,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新业态带来了新机遇,本地商家得以拓宽增收渠道,众多餐饮品牌加快向乡镇市场拓展的步伐。新业态创造了新就业,新增岗位为农村闲置劳动力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如今的乡村,逐渐成为城市生活延伸的前沿场域,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肥沃土壤,内需市场在广阔乡村得以深度激活。
从外卖进村、海鲜“消费地图”向中西部拓展,到新能源汽车下乡,咖啡经济、鲜花经济、宠物经济等业态下沉,这启示我们,广袤的乡村是个消费大市场。农村消费关联近5亿人口、超6万亿元大市场。还能往乡村的“购物车”里装什么?消费潜力从何而来?说到底,还要顺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供更多符合他们口味和消费能力的商品与服务。
要看到,当前乡村消费仍存在商品种类不够丰富、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痛点正是释放乡村消费潜力的发力点。打开乡村“购物车”的想象力,关键在于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拓宽老乡们的增收渠道。结合农文旅、康养休、游玩购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适配农村居民的消费场景,丰富优质产品供给,满足其消费升级需求。通过持续改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愿意消费、放心消费。
乡村“购物车”,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多措并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方能让乡村“购物车”承载更多民生期待与发展可能。(杨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