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以“全员家访”实效筑牢戍边根基

  “支队不仅帮我解决了婚恋难题,还持续关心家里的生活,现在我工作更安心,家人也更支持,工作的劲头更足了!”11月8日,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额尔古纳边境管理大队恩和哈达边境派出所民警康健感慨道。2025年以来,该支队以“全员家访”为突破口,把组织关怀送进千余户民警家,将“全员家访”作为“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的关键举措,把组织关怀送进千余户民警家庭,将思想引导融入日常点滴,以暖心行动破解急难愁盼,为筑牢北疆安全屏障凝聚起坚实力量。

  “‘全员家访’的成效,要靠民警的获得感、家庭的满意度来检验;戍边队伍的战斗力,离不开‘大后方’的稳固支撑。”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政治处主任李艳龙表示,支队始终坚持以民警为中心,把解决民警“急难愁盼”作为“全员家访”的落脚点,将全员家访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制定专项方案,明确“党委抓总、支部主责、书记带头”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七必访”制度,确保家访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为精准掌握民警需求,支队党委成员带头深入基层,与民警及家属面对面谈心交流,通过实地走访、云端连线等方式,实现对千余名民警家庭的全覆盖走访,覆盖率超95%。针对外派学习交流民警家庭,通过云端家访实时跟进生活情况;对偏远所站民警实行“定期回访”,动态跟踪问题解决进度。年内共收集意见建议152条,全部建立台账分类对账销号,截至目前已解决婚恋、住房等实际问题21个,解决率高达98%,让每一位民警都能感受到组织的牵挂与温暖。

  聚焦民警家庭关切,支队靶向施策破解民生难题。针对子女教育问题,开设“警娃暑期托管班”,组织7次“警娃进警营”“家属走边关”活动,让孩子们直观感受父母戍边的责任与光荣;针对大龄青年社交圈窄的婚恋诉求,搭建“边守边爱”婚恋平台,举办2场联谊活动促成12对青年牵手,两次为25对民警举办集体婚礼,用仪式感传递组织温情;针对生活困难家庭,启动“暖心家访”行动,4次送温暖覆盖185人次,帮扶55个家庭解决生活难题;针对健康守护需求,为基层更新急救包300个、配备应急药品52种5563盒及慢性病药品20种369盒,落实孕产期医疗绿色通道,将心理测查纳入年度体检,推荐57名一线突出民警赴区外疗养,全方位守护民警身心健康。

  与此同时,支队以“全员家访”为契机筑牢廉政防线,向全体所辅警家属邮寄《致家属的一封信》,通过微信警属通联群推送廉政提醒百余条,让家属成为民警的“廉内助”和家访工作的“主动参与者”。

  随着“全员家访”工作的深入开展,支队民警对组织的认同感显著增强,青年婚恋焦虑有效缓解,已婚民警家庭矛盾减少,队伍凝聚力持续转化为戍边战斗力。今年以来,累计破获案件841起,实现发案、破案“两升两降”目标,抓获网逃人员36人,收缴子弹708发、雷管71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718起,化解率达96.3%。支队10个党组织荣获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总站“四强”党支部,1个基层派出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4个基层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三等功,2名同志荣立二等功,13人获专项嘉奖。

  从“送关怀”到“聚合力”,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用全员家访打通了思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以“全员家访”的扎实成效温暖警心、凝聚警力。这份跨越草原林海的组织温情,正转化为民警戍边卫国的坚定信念,让每一名民警都能心无旁骛守边疆、护安宁,在祖国北疆筑起一道有温度、有力量的安全屏障。(张俊高  李永建)

  ​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