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传承好红色基因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结合党史宣传教育,讲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祖国每一寸鲜血浸染的红色热土上,都有一段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正是无数革命前辈的舍生取义、矢志为民,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发挥好红色资源的育人作用,让他们从小接受红色教育,以英烈为偶像,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励他们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立志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将爱国情、报国行自觉融入学习和成长之中。

  红色基因是最好的营养剂。烈士纪念设施作为有形的红色遗产,述说着英烈们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载体。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用英烈精神滋养青少年,对他们拔节成长、茁壮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设施里,青少年接受红色正能量熏陶洗礼,这不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精神的传承。

  崇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前往烈士陵园,向英雄敬献鲜花;走进革命纪念馆,重温先辈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回忆峥嵘岁月……红色记忆代代传承,红色火炬越燃越旺,让青少年在重温或加深红色记忆的过程中牢记使命,于知行合一中接过英烈旗帜,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方能自觉肩负起时代责任和历史大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建功立业。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每一座纪念馆,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党史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历史不能忘,传统不能丢,精神不能缺。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启智润心、培根铸魂。我们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让历史照进现实,不断增强青少年坚定跟党走的信念,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乐兵)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