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满洲里

新政为“钥” 服务为“桥” 满洲里公安助推涉外管理服务再登新高度

  日前,在满洲里公路口岸入境大厅内,俄籍游客手持护照在查验通道有序排队通关,秩序井然;而在大厅的另一侧,返程旅客手拿中俄双语安全提示手册,满载而归,人来人往间尽显热闹。 

  自2025年9月15日起,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满洲里公路口岸迎来多轮免签入境高峰。满洲里市公安局聚焦免签政策实行后客流新变化、服务新需求,立足公安职能,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举措,全力做好免签新政落地“后半篇文章”。 

  聚焦责任意识 织密涉外安全“防护网”

  “最近俄籍游客集中入境,咱们在办理入住登记时,护照号码一定要和系统录入完全一致,做到人证一致、不漏一人。”日前,在美梦思酒店内,民警正仔细核查酒店住宿登记系统,逐一核对入住外籍人员的护照信息、入境时间和住宿登记申报时效等关键信息,对酒店前台服务人员现场开展业务指导,就境外人员的证件种类、证件识别、录入要求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 

  牢牢把握境外人员往来满洲里的“第一道关口”这个关键点,满洲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持续加强涉外场所登记管理工作,通过“核查+指导”双管齐下的方式,累计检查涉外宾馆酒店等场所300余次,现场培训指导场所负责人及工作人员120余人次,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安全意识,为更好服务和管理外籍游客奠定坚实基础。 

  联动共治托底 构建“专业+社会”协同格局 

  “欢迎来到满洲里!游玩过程中请一定要注意保护自身财产安全。”作为义警队员的中苏金街服装店经营者李老板,在俄籍游客购物后,用简单的俄语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防范。

  立足专业力量主导,多种社会力量联合,满洲里市公安局各部门、警种在做好日常街面巡逻防控的同时,积极主动与教育、科技、文旅等单位沟通,通过召开涉外服务座谈会、组织治安防范培训等方式,强化协作配合,提前印制中俄双语温馨提示卡及宣传单,在公路口岸、出入境办证大厅、外国人服务站、宾馆等外国人密集区域发放,切实提升外籍游客的安全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提升服务水平 拓宽中俄“友谊桥梁” 

  “可以先去中苏步行街购物,再到城中草原游玩。”日前,在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内,民警依次与俄罗斯籍外教娜塔莎、意大利籍外教马丽亚·乔瓦尼进行亲切交谈,为其介绍满洲里市的“风土人情”,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及生活需求。寓管理与服务于一体,走访中,民辅警为广大境外人员细致讲解签证证件办理、住宿登记等注意事项,普及相关法律法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来自“异国他乡”的贴心关怀,向国际友人展现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 “政策下的客流增长有效带动了满洲里市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我们也将继续以精细服务为纽带,让免签政策红利更好惠及两国民众,全力以赴为满洲里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满洲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李新表示。 

  从出入境管理到治安巡逻,从交通疏导到外语服务,满洲里公安持续发力,精准护航,让每一位境外来客既感受边疆的壮美和中国的强盛,更体会到安心与舒心,以实际行动让中俄两国情谊源远流长。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