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本网原创

14岁少年研发干旱地区自动浇水装置 斩获全球金奖

MEITU_20251111_165439798.jpg

  在德国斩获金奖

  本网讯(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巧珍)“我的家乡干旱少雨,树木成活一直是一个难题,发明这个自动浇水装置,希望能为家乡的生态建设做一些贡献。”11月11日,刚刚载誉归来的贾明轩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近日,在备受全球创新领域瞩目的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第九初级中学的14岁少年贾明轩,凭借其自主研发的《干旱地区树木自动浇水装置》项目,在众多优秀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路披荆斩棘,斩获全球金奖。

  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于11月1~3日举行,被誉为全球发明界的“奥林匹克”,吸引了来自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540余项顶尖发明项目参赛,竞争异常激烈。贾明轩的参赛项目,聚焦干旱地区树木养护难题,精准切中“水资源短缺与树木存活”的核心矛盾,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和极强的实用价值,受到评委青睐。

  提及发明的初衷,贾明轩笑着说,灵感来源于妈妈做饭时锅里冒出的水蒸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个小水滴,于是便想到利用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水滴给树木浇水。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地表和地下的温差,使用风帽作为动力源,让空气进入铁管内循环,从而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下凝结成小水滴,渗透到树根处完成树木浇灌。目前,该自动浇水装置已经申请了专利,不久的将来将会进行量产,可广泛应用于干旱地区的林地、绿化带等场景,有效提升树木存活率,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贾明轩的科技指导老师袁龙生告诉记者,贾明轩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对发明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能有一些奇思妙想,动手能力很强。此次参赛的项目,从构思到最终落地,孩子付出了大量心血。他多次深入干旱地区调研,了解树木养护的实际痛点,反复优化装置结构与功能,历经数十次试验与改进,最终形成了成熟的参赛作品。

  贾明轩表示,未来将继续深耕科技创新领域,研发出更多实用的发明成果,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带动更多同龄人热爱科学、勇于创新,共同助力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蓬勃发展。

编辑:郝小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