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77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上,来自内蒙古的14岁少年贾明轩,凭借其发明的“干旱地区树木自动浇水装置”,一举斩获青少年组全球金奖。这个从农村走出的少年,用初心与坚持,在全球瞩目的国际创新舞台上写下属于中国的青春注脚,展现出中国少年扎根大地的创新力量。
创新的种子,往往植根于最真切的生活土壤。贾明轩的家乡在赤峰市敖汉旗,地处中国最大沙地科尔沁沙地的南缘,常年干旱少雨。贾明轩的发明灵感,源于对家乡父老治沙艰辛的耳濡目染,源于看到树苗干枯时的心疼,更源于母亲“将来想办法让咱的家乡沙漠变绿洲”的嘱托。当他从厨房的水蒸气凝结现象中获得灵感,再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转化为治沙发明,我们看到的是问题意识的珍贵,更感动于这份源于乡土的赤诚,让灵感的火花不再是实验室里的空想,而是解决实际难题的利器。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从第一次试验的失败,到第五次试验终于收集到一小瓶盖水,再到最后的成功,这个稚气未脱少年,用一次次的调整、一遍遍的改进、不服输的韧劲与越挫越勇的执着,传承和弘扬着一代代治沙人秉持的信念与坚守。这种在挫折中不断前行的坚韧,恰是青少年创新最需要的品格。
少年的梦想,离不开社会的托举。当参赛费用成为拦路虎时,学校、爱心企业、科协、红十字会、教育局、街道社区的接力相助,让这个农村少年带着自己的心愿、自己的发明渡过重洋,站在最高领奖台上。这股爱心汇成的暖流不仅圆了一个少年的梦想,更彰显出社会各界对创新火种的呵护。
从科尔沁沙地到纽伦堡领奖台,贾明轩的故事启示我们,创新不分地域,初心成就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当更多这样的“绿洲梦”在坚持与坚守中绽放,中国的创新力量必将在全球舞台上愈发耀眼。(袁宝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