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但鄂尔多斯高原却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热潮。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塔吊林立的基建工地,从高效运转的现代化厂房到前瞻布局的新能源基地,一个个关系城市未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项目正全速推进。
11月10日,位于乌审旗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的上海石化年产3万吨碳纤维项目建设现场,吊臂升降、焊花飞溅,一派繁忙景象。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建成投产后可为风电、储能、低空产业等领域提供大丝束碳纤维材料,填补西北地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的空白。
在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腹地,总投资112亿元的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建设正酣,项目创新性融合磷酸铁锂、熔盐储能、全钒液流等多种技术路线,每年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清洁能源电力,今年年底建成投运后,将为当地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位于康巴什区和伊金霍洛旗境内投资约113亿元的东月铁路建设项目正在按计划高效有序推进,控制性工程布尔台格村隧道及新街隧道进场便道、混凝土搅拌站、钢筋加工厂等主要大型临时设施建设均已完成并投运。项目建成后对完善鄂尔多斯铁路网、整合区域物流、增强枢纽功能、改善民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顺利推进、企业安心发展,营商环境是关键。鄂尔多斯市以“暖城·五心”为品牌,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营商环境体系,通过党建引领和改革创新实现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先后出台优化营商环境1.0至6.0版改革方案,落地1200余项举措,涵盖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等全链条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在鄂尔多斯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浪潮中,鄂尔多斯迈出坚实步伐,创新实施“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审批,推行“多证联发”极速审批新模式,有效破解传统审批环节繁、周期长、成本高等制约因素,实现“拿地即开工”,让企业深切感受到“鄂尔多斯速度”。以往的项目工程报建中,企业需面对多个审批部门办理用地、规划、施工等一系列证件,耗时耗力。针对这些问题,鄂尔多斯市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办理流程进行系统性整合优化,建立“牵头部门统筹、相关部门协同”运转机制,企业只需在一个窗口提交一套符合要求的材料,后续的审批流转、信息核对等工作均由各部门内部协同完成,实现“一次申请、并联审批、多证联发”。
在近日发布的《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研究报告(2025)》中,鄂尔多斯市再度跻身行政效能“百高市”,北方地区排名第一、全国跃升至第三十一位,营商环境更是位列全国第七、华北地区第一,乌审旗和伊金霍洛旗同步跻身“百高县”榜单。
11月7日,鄂尔多斯市2026年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解读了《全市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工作机制方案》,通报了2025年重大项目进展和2026年项目手续办理情况,就需要国家、自治区和市级层面协调解决的43个项目手续进行了会商研究。会议以“项目为王”为鲜明导向,聚焦项目要素保障事项,确保重大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全力保障完成年度任务目标。(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郝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