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包头

昆区11个项目入选第八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日,昆都仑区精心组织申报的古琴演奏、相声、篆刻、绒花制作技艺、手工编织技艺、辣椒酱制作技艺(叨掌柜辣椒酱)、坐腔、剪纸(昆区剪纸)、核雕、木雕(椴木雕刻)、景泰蓝掐丝珐琅彩工艺等11个项目全部成功入选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区域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次入选项目覆盖面广、品类丰富,涵盖传统音乐、曲艺、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类别,兼具历史厚度、文化价值与地域特色。古琴演奏悠远空灵传递千年文脉,相声以幽默语言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篆刻融“书、法、刀”于一体尽显传统美学;绒花制作、手工编织凝结民间智慧,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叨掌柜辣椒酱制作技艺扎根地方饮食文化,留存舌尖乡愁。坐腔作为包头本土特色曲艺,以“坐唱”形式演绎民俗故事;昆区剪纸以本土生活场景为创作核心,风格质朴生动;核雕以“小中见大”的精雕技艺展现微观美学;椴木雕刻凭借细腻刀法呈现木材肌理之美;景泰蓝掐丝珐琅彩工艺则以繁复工序与绚丽色彩,彰显传统工艺的精湛水准。

  近年来,昆都仑区始终将非遗保护传承作为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由区文化馆牵头开展系统性非遗资源普查,深入走访民间艺人与传承人,细致记录技艺流程、历史渊源与传承脉络。针对11个申报项目组建专家指导团队,逐一对申报材料打磨完善,全面展现各项目的独特价值与传承活力。

  昆区文化馆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策划非遗集中展演、“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商圈”等系列活动,让更多群众近距离感受多元非遗魅力。同时进一步完善非遗保护机制,加大对11个项目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这些承载着昆区记忆的非遗项目在新时代焕发更强活力,为文化强区建设注入更持久的文化动力。(李春燕)

编辑:韩玉峰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