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新标出炉!3项阿拉善盟肉苁蓉产品企业标准正式发布

  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肉苁蓉产业发展大会上由阿拉善盟食品药品检验研究中心依托自治区药监局科研项目支撑主持编制的《肉苁蓉(鲜制)质量标准》《肉苁蓉(鲜制)加工技术规范》2项企业标准由东阿阿胶肉苁蓉健康科技(阿拉善)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协助编制的《肉苁蓉露酒》由内蒙古沙漠肉苁蓉有限公司正式发布。

  此次发布正值肉苁蓉(荒漠)正式纳入食药物质目录两周年之际是阿拉善盟首次由本地专业技术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制定的肉苁蓉产品相关标准。其中,《肉苁蓉(鲜制)质量标准》更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针对鲜制肉苁蓉中药材发布的企业标准,标志着肉苁蓉(鲜制)加工朝着标准化、品质化方向推进。

  《肉苁蓉(鲜制)质量标准》凝聚了科研人员三年来的研究成果与智慧,体现了“突出特色、体现优势、显示差异、服务企业”的鲜明导向。该标准以详实科研数据为支撑,明确了不同趁鲜加工方式下肉苁蓉的苯乙醇苷测定值;将《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含量检测项目由1项增加至3项;大幅提升了“浸出物”指标要求,由药典规定的不少于35.0%提高至不少于50.0%,增长率达42.8%;增加了用于鉴别荒漠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的差异性成分“甜菜碱”的含量指标,设定为不低于3.0%,相关标准优于其他省区已发布的同类产地趁鲜加工标准。此外,标准还首次规定了不同前处理和工艺条件下肉苁蓉(趁鲜)片的规格等级与分级标准,为企业进行产品等级划分提供了明确依据。

  肉苁蓉作为自治区第二批允许产地趁鲜加工的中药材,阿拉善盟食品药品检验研究中心积极把握政策导向,借助自治区药监局科研经费支持,自2023年起,对阿拉善左旗吉兰泰、阿拉善右旗塔木素布拉格、额济纳旗拐子湖等代表性产区的肉苁蓉样品,系统开展了微波、冷冻、烘干、自然干燥四种方式的趁鲜加工,以及三种不同前处理工艺的研究,累计完成苯乙醇苷、甜菜碱等六项参数、近700个项目的检验检测与数据分析,为标准的科学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这三项肉苁蓉产品企业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显著提升了相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印证了‘阿拉善肉苁蓉好品质源于道地的产地优势,传达了‘产品合格只是最低标准的高质量发展理念,也展现了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服务地方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的坚定信心与决心。”阿拉善盟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检验研究中心主任药师李惠玲说。纳日娜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