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亩地一年就收一茬庄稼,忙到头也就挣几千元。现在‘两年三作’,土豆、小葱、圆菜轮番种,一亩地年收入能冲到上万元!”近日,丰镇市南城区街道铺路村村民何柱柱算起今年的收入账,言语间满是喜悦。
在乡村振兴衔接关键期,铺路村坚持党建引领,以特色农业为抓手,创新推行“马铃薯—小葱—甘蓝”“两年三作”种植模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近年来,铺路村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守牢防返贫底线,精准落实“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帮扶措施,持续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立足资源禀赋,探索特色农业转型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多元增收、从追求产量向提升品质的跨越。
产业兴旺,基础设施是硬支撑。铺路村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累计修建灌溉机井7眼,修筑灌溉农渠4.7公里,并组织驻村工作队、公益性岗位人员定期清理维护农渠,让“生命线”始终畅通。
如今的铺路村,春有土豆育苗的生机,夏有小葱翠绿的长势,秋有甘蓝丰收的喜悦,冬有腌菜备料的忙碌,土地利用率翻倍,农产品种类丰富,村民实现了“一地多收、四季有产”,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这为我们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方向。”铺路村党支部书记辛全根表示,未来铺路村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在优化种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上持续发力,让“小作物”承载“大希望”,以特色产业兴旺带动村民共同富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崔峻峰 宣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