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思享 > 北疆观察

医保卡不能成为“购物卡”

  据央视财经报道,牙线、牙刷、洗脸巾、护肤品等,都可以刷医保卡支付购买,还有人在网络平台上放出“医保卡薅羊毛攻略”,教消费者在完全脱离医疗场景的情况下使用医保卡支付购买日用品,将医保卡当成“购物卡”用。

  从牙刷、面膜被包装成“医疗器械”,到防晒冰袖伪装成“医用隔离垫”,再到美瞳隐形眼镜违规使用医保编码结算,这场打着“合规”旗号的产业链,不仅暴露了部分企业、药店的逐利本性。更令人忧心的是,网络平台上的“攻略分享”正使这种行为隐性常态化,折射出医保基金监管在制度、技术和公众认知上的多重困境。

  许多参保人将个人账户资金视为“私有财产”,认为套现、转卖药品是“花自己的钱”,这种认知错位不仅是部分消费者“贪小便宜”心态作祟,更是对医疗保障体系“互助共济”本质的误读。要解决这些套刷行为,监管部门还需进一步织牢织密医保基金防护网。加强对定点药店的常态化监督与突击检查,提高违法成本,对违规者实施“零容忍”;清晰界定医保卡的支付边界,对异常交易进行实时监控与预警,让每一笔医保消费都可追溯、可问责;同时加强公众教育,让参保人意识到,医保基金不是“个人储蓄”,而是社会共济的重要支柱。

  使用医保卡“薅羊毛”不可取,医保是“看病钱”“救命钱”,通过购买日用品的方式来套取医保基金,看似占便宜,实则埋下了风险,普通民众要管好自己的医保卡,切不可因小失大。(李慧芳)

编辑:刘晓君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