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局综合保障中心负责人田明正和同事们注视着电脑屏幕上的一组组数据。“这里的数据需要再补充和完善一下,联系一下当地生态环境分局,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最近主要就是补充数据,让我们这个‘平台’更加完善。”
这个“平台”就是呼伦贝尔市率先在全区建设的生态安全屏障“一张图”“一张网”。
田明告诉记者,“一张图”即高精度全域生态“数字地图”,让呼伦贝尔生态家底“一目了然”。这是以卫星遥感影像为底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度整合全市自然生态、环境质量、重点任务及精准画像等基础数据,实现全市环境风险点、环境敏感点、问题清单、排污单位信息的分类标注和精准落图。在全域“一张图”的坚实支撑下,集“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自然要素为一体、涵盖生态领域重点任务,并覆盖林草沙湿耕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气土固废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监督、整改重点工作的“一张网”,精准构建起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的“大生态”监管体系。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
“十五五”期间,“一张图”“一张网”体系将通过规范执法、强化监督发挥效能。呼伦贝尔市将建立生态损害赔偿、草原过牧等7个执法协同机制,并与市人大、政协、纪委监委等部门建立监督贯通机制,连通呼伦贝尔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载入自治区党委监督贯通协调平台数据,执法事项、流程、标准在平台上清晰固化,执法行为被置于“阳光”下全程留痕,为呼伦贝尔生态监测构筑一个全新平台。
“一张图”“一张网”的监管优势,未来将从一地扩大到一域,将为呼伦贝尔市与邻接地区开展联合监测、信息共享、协同保护提供强大工具。“十五五”期间,呼伦贝尔市将进一步加强与黑龙江省毗邻地区、兴安盟及大企业的全面合作,初步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水环境联保共治、执法监督协同联动,共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一张图’‘一张网’是深度集成应急指挥、在线监测、生态监管、执法监督等核心功能的数据平台,是全要素、全方位、全领域的‘天空地’一体化监管体系。使生态治理从‘单兵作战’向‘协同共治’跨越式转变,实现‘一图观全域、一网管全城’的高效协同联动。”田明说。(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张梁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