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科教文卫

城际公交串起城市间“同城生活”

  11月13日,初冬风寒,包头东站公交站牌下,不少乘客在此等候C102城际公交。

  “城际公交开通后,给我们解决了两地间出行的大问题。”前往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乘客赵女士说,以前没有城际公交时,两地居民出行只能自行想办法,如今公交每天都定时定点发车,十几块钱的票价也是十分亲民。

  包头市东河区与达拉特旗地域毗邻,两地居民往来频繁。此前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原包头市至达拉特旗客运班线的老旧车辆、黄标车陆续停运,两地居民出行主要依赖途经达拉特旗的长途客车。但长途客车存在候车时间长、乘车体验差、出行成本高的问题。黑车、拼车、网约车逐渐成为居民不得已的选择,但给客运市场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座谈协商,精准对接两地产业布局、人口流动和出行需求后,今年1月18日,包头市与鄂尔多斯市交通运输部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联合开通C101(达拉特旗—昆区)、C102(达拉特旗—东河)两条城际公交线路。这两条线路构建起覆盖两地核心城区、产业园区、交通枢纽的公交网络,填补了区域交通服务空白,同时也是全区首条跨盟市城际公交线路。

  “作为线路运营主体,包头市公交运输集团筹措650万元,新采购10台纯电动客车投入两条线路运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C101路已加密至全天40个班次,C102路加密至全天20个班次,有效缓解了高峰时段乘车压力,让居民出行更便捷。票价设定上,公司坚持惠民导向,C101路全程票价15元,C102路全程票价12元,较传统长途客运票价优惠幅度大。

  便捷高效的跨城交通网络让“一小时跨城通勤”成为现实,不仅降低了两地人员的往来成本,更加速了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为两地在产业协作、旅游联动、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搭建了重要桥梁。

  城际公交开通运营以来,客流量已超13万人次,成为两地居民通勤、探亲、旅游的首选出行方式。“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呼包鄂乌一体化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公交+旅游’‘公交+定制客运’等创新模式,推动城际公交与高铁、机场等交通枢纽无缝衔接,进一步织密跨区域交通网络,让交通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包头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和平表示。(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高慧)

  ​

编辑:贾小燕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