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冬月,万物蓄势,察右前旗老圈沟乡固尔班忽洞村的东南部却是热潮涌动。内蒙古首个大型综合性新能源实验实证基地项目——内蒙古能源察右前旗50万千瓦风光实验实证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工地上,数十台大型工程机械轰鸣作响,往来穿梭;楼宇间,吊臂升降、焊花飞溅,建设者们正忙碌奋战,一幅干劲十足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
“目前,工程所有关键节点均按计划顺利推进,我们正朝着年底并网发电的目标稳步迈进。”察右前旗蒙能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亮平介绍,为提升建设效率,目前项目投入机械设备80余台、劳动力400余人,项目总进度完成70%。按照计划,升压站将于12月底建成并实现并网发电。
据悉,作为内蒙古首个大型综合性新能源实验实证基地项目,内蒙古能源察右前旗50万千瓦风光实验实证项目总投资21.37亿元,于今年9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已完成多项新技术的论证和确定,成功入选自治区首批能源领域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该项目充分采用了能源领域最新科技成果,推动多项前沿技术落地。在风电领域,部署11MW大功率机组,独家开展15MW及以上新型机组实证测试,通过积累行业稀缺的超大功率机组运行数据,为全国陆上风电装备向更大单机容量的升级换代提供关键依据;在光伏领域,创新采用“全技术路线同场实证”模式,即智能型追光型光伏,首次将TOPCON、BC、HJT、钙钛矿四大主流光伏组件与柔性支架、平单轴支架、固定支架三类支架技术同场部署,形成行业唯一的“组件—支架”组合实证场景,加速光伏前沿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突破;在储能领域,构建涵盖8类新技术的多元实证平台,形成“风、光、氢、储”全品类能源协同体系,为解决新能源发电稳定性难题提供全维度可行方案;在氢能领域,不仅对最新制氢设备开展行业首批实测认证工作,还首创“风光氢储小容量系统一体化调控模式”,是国内首个探索多能互补能源利用新路径的新能源实证项目,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原创性实践样本。
察右前旗发改委副主任程北宁说:“项目投运后,将有效助力完善区域能源供给体系,推动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升级,为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提供坚实科技支撑。”(赫雨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