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央媒聚焦内蒙古

【央媒聚焦内蒙古•人民政协报】提案生花处 “民声”化福祉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政协以高位推动激活提案效能

  2025年11月4日,《人民政协报》第7版刊发题为《内蒙古磴口县:哈密瓜出口创汇促增收》的文章,报道了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街巷里弄,总有些温暖的变迁悄然出现。这些藏在生活细微处的改变,都源自一件件被认真对待的政协提案。

  报道全文如下:

  2025年11月4日《人民政协报》第7版

  核心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政协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紧扣全市发展大局,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覆盖全层级、贯穿全流程的闭环工作机制,推行“主办—协办”清单化管理机制,破解了以往“多龙治水”的困局。如今,提案中的民生愿景,正以看得见的速度化作生产生活的生动实景。

  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街巷里弄,总有些温暖的变迁悄然出现。社区心理咨询室的灯光照亮了深夜的迷茫,物业调解桌前的争执化作握手言和的释然,养殖企业手中的“暖牛保”电子保单托举着稳稳的幸福……这些藏在生活细微处的改变,都源自一件件被认真对待的政协提案。

  “关于您今年提出的打造共栖大旅游格局的建议,我们已经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破解了用地瓶颈;针对您关注的文创产业短板,目前《‘暖城有礼’文创扶持办法》已进入最终审批环节,对符合标准的项目不仅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更配套了从研发设计到市场推广的全链条服务……”近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李芸向前来跟踪督办提案办理情况的政协委员们介绍,话语间满是对提案落实的笃定与期待。这是今年鄂尔多斯市提案办理中的生动一幕。

  建议提得好,才能办出高质量。鄂尔多斯市政协委员的足迹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在调研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时,发现景区在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上有短板,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提案》;针对鄂尔多斯与陕西省在文化旅游方面的合作潜力,委员们提交了《关于加强我市与陕西文化旅游开展深度合作的提案》;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痛点,委员们深度调研、多方论证,形成了《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疾病防范工作的提案》;聚焦物业纠纷,提交《关于提升县域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的提案》……这些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提案,字里行间都是民声民意。如今,提案中的民生愿景,正以看得见的速度化作生产生活的生动实景——“暖城会客厅”的规划蓝图已纳入市文旅发展重点项目;野生动物园的智慧导览系统升级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开通了“鄂尔多斯—延安”专线航班及旅游直通车;校园心理咨询室成了孩子们的“心灵驿站”……

  提案办理不是某一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联动的“大合唱”。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鄂尔多斯市政协紧扣全市发展大局,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形成覆盖全层级、贯穿全流程的闭环工作机制,推行“主办—协办”清单化管理机制,将每一件提案的建议主张拆解为具象化、可量化的部门任务清单。以养老领域提案为例,明确民政局牵头,卫生健康委专项提供专业支撑,通过清晰的权责划分,从源头上消除责任交叉的“模糊地带”,破解了以往“多龙治水”的困局。

  在推动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提案办理中,市政协提案委精心搭建“政协搭台、各方亮牌”的协同平台,组织提案者、市发展改革委及相关协办单位召开专题协商会。会上,主办单位与协办单位对接,聚焦产业布局、用地审批、环保评估等问题,通过多轮联合推进会打通堵点、凝聚共识。在各部门的合力攻坚下,一系列针对性举措逐步落地,为推动鄂尔多斯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

  提案生花处,“民声”化福祉。鄂尔多斯市政协将继续推动政协提案真正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成为破解民生难题、驱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让更多“纸上蓝图”结出满街满巷的民生甜果。(白雪枫 温智博)

  制作:杨晓丽

编辑:梁波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