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乌海

77+559→乌海织密便民充电网

  当买菜逛街的间隙就能让新能源车满电续航,当下班后步行几分钟就能享受到低价快充,市民的“满电自由”正随着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的完善加速落地。

  11月10日,记者来到海勃湾区新天地市场东侧的停车场,一个个充电桩整齐排列,一辆辆新能源车有序地在这里充电。

  “自从有了这个超级快充,过来买菜或者逛街我就把车停在这儿,一会儿便能充满,一度电就几毛钱,实惠又方便。”市民孙博停车入位后,熟练地取下充电枪接入接口,手机扫过屏幕二维码,充电桩一键启动。屏幕上,充电时间、电量、消费金额实时跳动,清晰明了。

  市民吕强下班后,通过“狮城充电”微信小程序提前查询了家门口的空闲充电桩位置,开车来到位于乌海市体育中心的停车场充电。

  吕强说:“我家离这儿就几分钟,下了班来这儿给车充电,电价正好也是便宜的时候,充电桩数量也挺多,来了直接就能充。”

  吕强算了一笔账,下班时间过来给车充电,一度电不到一元钱,充一次二十多元;充电一小时,可以到体育馆打球或是在周边散步,还是免费停车场,省了不少钱。

  市民充电的便捷感受源于乌海市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逐步完善。针对市民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乌海市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补齐生活业态短板紧密结合,将充电站建设作为提升生活圈服务能级和满足居民绿色出行需求的关键环节,有效延伸生活圈服务半径,丰富了“家门口”的服务内涵。

  截至目前,乌海市狮城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在乌海市三区建成77座充电站、559个充电终端。(王江宇)

 

 

编辑:朱国义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