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十五日,内蒙古男子曲棍球队庆祝比赛胜利。 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孟和朝鲁 摄
11月15日晚,广东云浮的夜空被欢呼声点燃。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曲棍球决赛场上,当内蒙古队第五轮23米球稳稳入网,全场瞬间沸腾——3∶2!内蒙古队力克老对手广东队,终结了长达32年的全运会冠军荒,将沉甸甸的金牌紧紧攥在手中。
这是一场不一般的对决。上届全运会决赛,内蒙古队正是在23米球决胜阶段2∶3憾负广东队,与冠军失之交臂。此番重逢,憋着一股劲的内蒙古队从开局便展现出破釜沉舟的气势。然而命运似乎开了个玩笑,开场仅2分钟,内蒙古队因防守犯规送点,广东队一蹴而就取得领先。第二节,内蒙古队两次获得短角球机会,却都未能转化为得分,0∶1的比分保持到半场结束。
落后的阴霾没有笼罩球队。暂停归来,内蒙古队的进攻愈发猛烈,球员们一次次冲击广东队防线。第四节末段,转机终于出现!广东队禁区内防守犯规,内蒙古队获得点球机会。30号球员敖伟宝深吸一口气,顶住压力稳稳罚进,比分扳为1∶1平,赛场瞬间爆发出震天呐喊。
当常规时间战平,比赛再次进入残酷的23米球决胜阶段。这一次,内蒙古队没有让历史重演。队员们眼神坚毅,率先打进两球抢占先机。尽管广东队追回1分,但内蒙古队随后再下一城,将主动权牢牢掌握。第四轮双方均未能得分,第五轮成为决胜局——内蒙古队球员顶住先手压力将球打进,而广东队失手。终场哨响,内蒙古队在23米球决胜阶段3:2战胜对手,32年的等待在此刻画上圆满句号。
“我们做到了!”队长孟迪浩高举双臂狂奔,这位四战全运会的老将,用16年坚守换来了圆梦时刻。他哽咽着说:“赛前我们就模拟了各种落后场景,所以场上大家没有急躁,一步步找感觉。这枚金牌,属于每一个不放弃的队友,属于身后支持我们的家乡人!”夺冠瞬间,教练与队员们冲进球场紧紧相拥,热泪与欢呼交织,现场赶来助威的亲属和家乡球迷也激动地挥舞着旗帜,尽情释放着积压多年的期盼。
这份荣耀,承载着内蒙古曲棍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曲棍球是刻在骨子里的热爱,这里曾创下“一个自治旗,半支国家队”的传奇。从小与曲棍球为伴的队员们,带着家乡的期盼征战赛场,这支拿过30次全国冠军的强队,终于跨越了全运会这座“大山”。
近年来,内蒙古先后印发出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曲棍球事业发展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关于曲棍球事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相关文件,从政策制定、资金支持、人才引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共同发力,推动曲棍球运动跨越式发展。而这枚全运会金牌,正是政策扶持与队员拼搏共同结出的硕果。它不仅打破了长达32年的全运会冠军荒,也让内蒙古曲棍球的荣光得以延续,为这项运动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32年的坚守与等待,终于在这一刻绽放。这枚金牌,是对内蒙古健儿拼搏精神的最好嘉奖,更是内蒙古曲棍球事业迈向新阶段的起点。(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柴思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