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丨阿拉善盟:智慧赋能,跑出通关“加速度”

  “以前通关时,光排队查验就要等大半天。现在开着智能重卡,从进卡口到验放完成不到一分钟就搞定了。”常年往返于中蒙边境的货运司机老张提起这几年策克口岸的变化,语气里满是感慨。

  “十四五”期间,阿拉善盟紧扣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要求,以“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为目标,在策克、乌力吉两大口岸持续实行智慧化升级改造,通关效能不断跃升。

  策克口岸率先在全国陆路口岸中实现“自动驾驶”,构建起全链条智慧通关体系——2022年5月,全国首例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模式在此启动,车辆依托磁钉导航与后台指令,自动完成跨境煤炭运输。2023年1月,5G智能重卡“无人驾驶”项目投入试运行,借助云控平台与V2X车路协同系统,实现从自动驾驶到全程监管的闭环运行。截至今年9月30日,AGV累计通行33713辆次、运煤204.54万吨。口岸还建成58座环保棚仓,年周转能力达3000万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100%,从运输到仓储,全面实现高效与环保并重。

  近年来,策克口岸将原有“六进四出”通道扩能为“十进六出”,并全部配备A类智能卡口及地磅、喷淋消毒、核辐射探测等设施,通关时间压缩40%,单日最大过货量提升至8000吨,形成集运输、仓储、通关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随着“智能卡口”“查检合一”等模式落地,车辆通关进入“读秒”时代。

  截至116日,2025年度通关过货量达2613.93万吨,提前56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创下自1992年开关33年来的历史峰值。

  如今,依托策克口岸的智慧运输网络,煤炭经达策一级公路、G7高速、嘉策铁路和临策铁路,辐射乌海、包头、鄂尔多斯等区内地区及宁夏、甘肃等12个省份,与30余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区外销售占比从2021年的16.77%提升至2025年6月的39.2%,进一步巩固了自治区西部矿产资源输出基地的地位。

  作为阿拉善盟第二个边境贸易通道,乌力吉口岸在实现连续5年临时开放的基础上,稳步实施智慧口岸建设项目。目前,我方一侧基础设施全部建成投用,蒙方临时办公及住宿场所通过验收。临时通关期间,已累计出口援建物资1829.25吨,出入境人员5024人次、车辆1908辆次。乌力吉口岸援建项目已完成审批并明确建设主体,力争2025年底通过海关总署验收,为正式开放奠定基础。

  从“几分钟通关”的高效,到千万吨级过货量的突破,阿拉善盟用智慧口岸建设的扎实成效,书写了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亮眼答卷。“十四五”以来,口岸累计进出口货物6517.89万吨,出入境车辆97.25万辆次、人员107.1万人次,均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李昕冉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