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通辽

钱包持续鼓!前三季度通辽市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1.5万元

  年初以来,通辽市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目标,通过系列实招硬招拓宽收入渠道,让农牧民“钱袋子”持续鼓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896元,同比增长6.0%,增速排在全区第4位,分别比全国、全区平均水平高出0.3和0.4个百分点,科左中旗、科左后旗等4个国家级脱贫旗县也都顺利完成了相关收入增长目标。

  找工作不用愁,家门口也能挣高薪。通辽市双向发力稳就业:一方面搭建就业平台、开展技能培训,助力农牧民外出务工,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转移就业43.52万人,其中3.46万名脱贫人口稳定上岗;另一方面依托重点项目带动就地就业,1-9月高标准农田建设吸纳务工1.36万人次,发放工资2.17亿元,“三北”工程带动就业1.26万人,创收1.45亿元。同时新增公益性岗位12064个,优先安置低收入、易返贫群众,实现“家门口稳增收”。

  种养殖有奔头,特色产业赚得多。在种植领域,通辽市推广玉米高产技术,建成了208.02万亩“吨粮田”,示范区里的玉米平均亩产超过1000公斤,带动3.5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养牛产业更成为农牧民致富主路径,目前全市肉牛存栏近400万头,前三季度出栏119.11万头,牛肉产量23.8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预计年底突破500亿元,11.5万户脱贫户靠着养牛、卖牛增加了收入。此外,红干椒、甘薯等特色农产品市场走俏,庭院经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为农牧民开辟了更多增收门路。

  分红补贴精准直达,政策实惠落袋为安。今年以来,通辽市加大农牧民收益分配力度,光伏项目收益已分配85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100万元;各类奖补资金目前已发放1.74亿元,惠及8.7万名群众,人均领取2003元。针对以往部分补贴发放滞后问题,通辽市专门成立工作组推进解决,目前已将2.06亿元欠拨补贴全部发放到位,确保农牧民及时享受政策红利。

  为筑牢增收成果,通辽市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每月跟踪脱贫户、低收入户收入变化。一旦发现收入增长缓慢、存在返贫风险的对象,立即制定专属帮扶方案,通过岗位推荐、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等方式精准施策,保障农牧民收入稳步提升。

  下一步,通辽市将持续在产业升级、就业扩面、资金保障等方面发力,不断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推动农牧民日子越过越红火。韩云玲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