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由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全国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中心联合主办的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营林劳动竞赛中,宁城县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凭借扎实的育苗功底、创新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坐落于宁城县中南部、老哈河上游的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地处蒙冀辽三省区交界的生态关键区域,现有育苗核心区209亩,40名工作人员组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团队,包括2名管理人员、2名副高级工程师、1名检验员、8名固定技术工人及27名季节工人,为育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多年来,苗圃秉持“科技兴苗、生态转型”理念,积极引进推广了育苗新技术、新设备。加大良种营养杯苗培育比例,采用可降解无纺布营养杯和轻基质营养钵技术,既提升苗木成活率,又减少环境影响;运用无人机开展化学除草、灭虫、施肥作业,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引进先进节水灌溉设施,让育苗过程更生态、更高效,为苗木生长提供了稳定保障。
凭借一系列科学务实举措和全方位的提升成效,苗圃被授予“全国无检疫对象苗圃”,先后晋升为市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和自治区级林业保障性苗圃,并被评为赤峰市“标准化育苗先进单位”、赤峰市“国有苗圃标兵单位”。
2016年以来,苗圃累计投资200多万元,成功培育了油松、华北落叶松等良种苗木1400余万株,良种育苗比例逐年稳步提升。2018年,创新推行分区生产模式,科学划分针叶树、经济林、绿化苗木培育区,根据不同苗木生长特性精准配套设施、改良土壤,实现土地利用效能最大化。此外,建立长效规划机制,结合市场动态与生态工程任务,制定3-5年长期规划与1-3年短期计划,提前储备物资、检修机械,确保育苗工作有序推进。
下一步,头道营子林场苗圃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为筑牢区域生态屏障、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南丁 刘忠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