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茂联合旗“草票”展厅暨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基地正式建成开放。
该展厅以“草票”制度为核心,系统呈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共富的创新实践,为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窗口,也为全国草原地区破解发展难题贡献了可复制的“达茂经验”。展厅内按1∶500比例打造试点区域沙盘,以“微缩生态实验室”的形式,直观呈现了“草票”制度运行逻辑与草原生态改善的显著成果。
走进新开放的展厅,“生态屏障·达茂使命”“困境与破局”“草票为钥”“机制活草”“点草成金”“绿满北疆·未来可期”六大板块层层递进,全方位解码草原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达茂密码”。
其中,“草票为钥”板块直击制度核心:由旗属国有企业集中流转牧民草场经营权,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态修复提升草原生态功能。牧民在保留草场承包权的基础上,不仅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益,还可转型成为“生态管护员”“产业工人”,享受“资产租金+盈利分红”的双重收入保障,真正实现“不离乡、不离草场”的就业增收。
“机制活草”板块则聚焦产业创新实践,集中展示了“澳-蒙-萨”三元经济杂交畜种改良、智慧化养殖、引入1.3万羽珍稀禽类开展灭蝗等一系列举措,生动呈现了设施畜牧业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在金融赋能层面,“点草成金”板块的内容尤为引人关注:金融机构推出最长5年期限的“草票贷”,将“草票”纳入合法抵押资产;全链条数字化金融监管平台实现市旗两级林草账户线上化管理;国有公司设立风险补偿基金降低放贷风险,2025年4月首笔“草票贷”成功发放,为产业链发展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据悉,达茂旗拥有2300多万亩天然草原,是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达茂旗以“国家草原保护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草票试点”等政策为支撑,联合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创新推出“草票”制度。2024年1月,包头市获批自治区草票制度试点;同年12月6日,达茂旗成功发行全国首张“草票”,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草原经营权重,搭建起“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牧民参与、生态增值”的生态保护治理新架构,实现了从“绿退沙进”到“生态向好、牧民增收”的历史性转变。(刘晓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