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图片新闻

多元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清早,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东路街道的王芝花老人像往常一样来到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做中医理疗,与姐妹们唱歌跳舞,在楼下的为老餐厅享用营养丰盛的午餐……提及如今的滋润日子,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笑容:“家门口有个养老服务中心太方便了,属于老年人的福利越来越多了,感觉生活里增添了一份关爱和温暖。”

  工作人员为周边订餐老年人配备可口餐食。

  老年人练习吹葫芦丝。

  王芝花老人的幸福晚年生活正是呼和浩特市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积极构建“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已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48个,家门口的“养老圈”越来越暖。

  为了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呼和浩特市积极引进养老企业,推进智慧化养老,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也在全力跟进。

  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通过电动爬楼轮椅辅助老人下楼。

  工作人员协助老年人使用健康管理综合机测量血压。

  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一起开展互动游戏。  

  “大爷,您坐好别紧张,咱们的电动爬楼轮椅很稳当!”伴着蒙蒙细雨,蕾娜范(呼和浩特)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准时上门,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下楼就医。2020年以来,该养老服务中心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养老技术和养老理念,为老年人提供以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行为核心的养老服务新模式。

  当前,内蒙古努力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村养老服务站覆盖率分别达到73.3%和55.8%,“最美夕阳红”的幸福底色正在温暖绘就。(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杨林枝  王磊  摄影报道)

编辑:孙丽荣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