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强边固防 人人有责!阿拉善以赤胆忠诚护边疆无恙

  作为祖国的北大门、内蒙古的西大门”,阿拉善盟肩负着16.8万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治安管控任务,约占内蒙古边境管理区面积的46%,点多、线长、面广、重点敏感部位多,国防战略地位突出、责任重大。

  近年来,阿拉善盟上下紧紧围绕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这一核心使命,创新推进“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在大漠戈壁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阿拉善盟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边疆治理全过程,制定《阿拉善盟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职能任务分工方案》,创新建立“5+N”督导调度机制。通过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边疆治理体系,形成了党委统领、多方协同的强边固防新格局。

  近年来,阿拉善盟启动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累计投入资金17.93亿元,推动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新建的524眼水井、145座水窖和完善的供水管网,让边境群众从“解渴纾困”迈向“优饮安心”;1170户边境农牧民通过新能源通电升级工程,告别了用电不稳的困扰;全盟抵边公路全线贯通;106座4G基站建成,使边境网络覆盖率从不足40%提升至95%以上,实现“一部手机走边关”。

  “家家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这是阿拉善军警民联防联控的真实写照。全盟在8个边境苏木镇、11个边境嘎查村选聘321名护边员,构建起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相结合的防控网络。

  特色警务品牌成为强边固防的重要支撑。“航天护卫队”为国家航空航天任务保驾护航,“大漠警航队”驭风巡边守护边境安宁,“漠北驼铃”护边队踏遍沙海戈壁织密防控网络;“戍边夫妻警务室”联合多方组建4个群防群治组织,即使在仅有8户27名牧民的偏远辖区,也实现了巡防管控无死角……

  阿拉善盟《“数字+智慧边防”建设项目》入选2024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典型案例,创新构建起“1+1+4+7”智慧边防体系,汇聚2.4万余路视频资源,配备智能识别终端,每日采集数据超400万条,实现对重点部位车辆、人员轨迹的全程感知预警。

  如今,“智慧边防”建设成果正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边民。通过“智慧放牧”平台,牧民借助北斗设备实现远程放牧,大幅降低人工成本。2024年,系统共发布预警19.9万次,找回牲畜300余头(只),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在额济纳旗马鬃山苏木,民警宝音纳带领的“警邮便民转运队”4年间共为牧民派送包裹3000多件、代寄物品800余次,用贴心服务破解偏远牧区民生难题。67岁的独居牧民沙仁高娃说:“现在取包裹再也不用奔波百余公里了。”

  边民富则边关稳,边关稳则国家安。阿拉善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挂牌成立6个多部门联合调解中心、3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在推进“枫桥式边境派出所”创建过程中,民警们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从家长里短的调解到“急难愁盼”的解决,实打实的行动不仅促进边境地区民生改善,更描绘出和美边疆的动人画卷。王萍 闫琛琛 包云峰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