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的满洲里公路口岸,跨境出行热潮涌动。自2025年9月15日我国对俄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两个月以来,满洲里海关监管经满洲里公路口岸进境的俄籍旅客累计突破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60%。免签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说走就走的中俄跨境之旅”已从憧憬变为现实。

“现在的通关就像串门一样,在中国的吃喝玩乐也越来越方便!”一位刚刚结束在华旅行的俄罗斯游客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体验。热度攀升的背后,是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十八里海关的全面布局与迅速反应。一方面,实时监测旅客流量,动态调整查验通道和人员配置,通过增开通道、增派人员、增加引导,实现快速验放、快速处置、快速通关,旅客整体通关时间压缩10%。另一方面,持续推进“智慧旅检”建设,大力推广应用“旅检AI助手”,增配蓝牙翻译耳机,在运用智慧卫检通道、核辐射探测设备、人体毫米波等科技设施设备基础上,叠加实施人脸抓拍、智能验核通道证照识别等智慧手段,优化旅客通关体验。此外,深化“精准服务”模式,针对“夕阳红”旅行团、跨境研学团等特殊群体,持续完善“团体预约”通关服务,设立伤残旅客通关专用通道,提供个性化通关服务,让跨境体验更具温度。
政策的持续发力,让跨境交流从“便捷通行”向“深度融合”不断迈进。如今的满洲里街头,中俄双语价签遍布商铺市集,内蒙古特色美食与俄罗斯特色好物相互映衬,中医理疗、冰雪旅游等主题线路备受俄籍旅客青睐,口岸周边的文旅消费场景愈发多元。
“免签政策实施两月,既是客流增长的‘爆发期’,也是服务提质的‘攻坚期’。”满洲里十八里海关旅检一科科长郎显锟表示,“我们始终以‘保证安全’为底线,以‘优化体验’为目标,通过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双重加持,让国门成为中俄友好互通的‘温暖桥梁’,向世界展现中国口岸的高效与温情。” 继往开来,满洲里海关将进一步完善智慧监管与便民服务举措,为中俄友好交流注入民生温度与发展动能,让双向奔赴的热潮在寒冬中持续升温,共同书写两国发展新篇章。(方清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