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载誉归来的女排姑娘。
“欢迎回家!”11月19日晚,包头机场到达大厅灯火通明,数十名家乡人民手捧鲜花,用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迎接载誉归来的内蒙古U20女排代表队。
这支以包头一中女排为班底的队伍,刚刚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斩获第七名、创下内蒙古队该项目历史最佳战绩。走下飞机的姑娘们身着统一队服,脸上洋溢着青春与荣耀的笑容。
捧着家乡人民送上的鲜花,女排队员王睿敏在接受采访时眼里闪着泪光:“每一场比赛都是硬仗,训练时磨破的护腕、湿透的球衣,都是我们坚持下去的动力。能为家乡而战,我们全体队员的付出都值得!”
自由人刘潇翼的父亲刘国强早早就守候在出口,手里紧紧攥着给孩子带的羽绒服。“我去江门市现场看了孩子们跟江西队的比赛,今天她们带着这么好的成绩回来,作为家长打心底里为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感慨道,“成绩背后是队员们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希望孩子回来能好好休息,我给她做点爱吃的美食。”
回顾赛事历程,包一中女排总教练郝振生对队员们的表现赞不绝口:“作为‘学生军’,与全国各地的专业队同场竞技,姑娘们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取得第七名的成绩,这也是内蒙古代表团征战全运会以来,在排球项目上取得的最佳战绩。同时,能够与来自全国的运动员精英同场竞技,对我们的队员以赛促训也是一种提升,历史最佳成绩的获得,对包一中女排未来的发展起到了特别振奋人心的作用。未来,球队将继续努力,加强训练,提升实力,争取能站上全国十六运的领奖台,为内蒙古、为包头争光!”
自1978年重新组队以来,包头一中女排这支中学生排球劲旅早已成为包头校园体育乃至内蒙古自治区校园体育的闪亮名片。从2002年夺得全国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女排冠军,实现自治区全运会三大球金牌零的突破,到2009年、2011年蝉联冠军成就“三冠王”;从2010年代表中国斩获世界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亚军,到2025年历史性闯入全运会U18、U20两个组别决赛,一代代女排姑娘用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这份荣耀的背后,是包头一中女排47年的薪火相传与不懈坚守。
在包头一中,“学习最努力,训练最刻苦,品行最优秀”的队训早已融入每个女排队员的血脉。
球队始终践行“体教融合,两条腿走路”的育人理念,合理安排训练与学习时间,配备专职文化课辅导老师,确保队员们“既要排球专业优,也要学习成绩好”。正是这种理念,让球队不仅培养出500余名考入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的优秀学子,更向北京女排、天津女排等专业队伍输送了大批人才。2003级队员王琳成长为国家队主力自由人,2019级李林遥入选中国少年女排,2023级陈紫阳入选中国青少年女排,她们用“文武双全”的实力诠释着女排精神的真谛。
包头一中女排的辉煌,更是包头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小军表示:“女排姑娘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自治区体育局对包头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大力支持,女排姑娘们的拼搏精神,则为包头体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包头市青少年体育在体教融合方面的成功典范,也是青少年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的成功典范。我们将以她们为榜样,培养更多优秀体育人才,大力推动包头市‘三大球’运动的发展,在全国赛场上取得佳绩。这次参赛的U18队伍将在2026年代表包头市参加自治区十六运女子排球甲组的比赛,相信她们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为包头市体育事业添彩助力。”
载誉归来,征程不止。当家乡人民的掌声还在耳边回响,女排姑娘们已经开始筹备下一场训练。“全运会的成绩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冲击更高的目标!”包一中女排主教练蔡茂鑫表示:“队员们发挥出了平时训练的水平也很好地执行了教练组的技战术,通过这次比赛整体上了一个大的台阶。”这支年轻的队伍,正带着“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向着更辉煌的未来迈进,用青春与热血为家乡续写体育荣耀,为包头的体育事业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李楷谨 郭晓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