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内蒙古各地新华书店及文化场所接连推出形式多样的主题阅读活动,从科普探索到民族团结教育,从文学分享到实践创作,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书香氤氲北疆,吸引广大青少年踊跃参与,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一场场沉浸式读书热潮,为青少年文化生活注入动力。
“碘伏遇到维生素C会褪色?太神奇了!”在呼和浩特市新华书店的“探索科学奥秘”主题阅读分享会现场,11岁的李明轩盯着科普作家手中的实验器材,眼中满是好奇。活动中,科普作家王教授以趣味绘本为引,搭配十余组简易实验演示,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直观可见的奇妙现象。从“彩虹雨”的形成到“静电飞雪”的奥秘,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交替进行,让青少年在惊呼与掌声中走进科学世界。

阅读分享会。
“原来科学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以后要多读书找答案。”呼和浩特市小读者其其格兴奋地说。此次分享会还特别设置“提问闯关”环节,鼓励青少年大胆质疑,现场收集有效提问百余条,发放科普读物300余册,累计吸引400余名青少年参与,实现“在玩乐中求知,在探索中成长”。
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宣传办主任张桂霞介绍,如今,内蒙古各地新华书店正在持续打造“北疆书香”特色阅读品牌,结合不同地区文化特色与青少年需求,持续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阅读活动,让新华书店成为青少年的“文化充电站”与“精神栖息地”,让书香有温度,让心灵有归处。
11月15日,包头市新华书店内暖意融融,由包头市昆区团委联合包头市新华书店举办的“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少先队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在此开展。来自团结大街第二十四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身着整齐校服,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开启文化探索之旅。
“这是蒙古族的《蒙古秘史》,那是回族的《回族民间故事集》,每一本书都是民族文化的珍贵载体。”在民族文化书籍专区,新华书店工作人员结合实物展品,生动讲述各民族文化典籍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民俗特色,孩子们俯身翻阅书籍,不时用笔记录要点。在“民族文化书籍对对碰”互动游戏环节中,少先队员们快速将书籍与对应民俗知识卡片匹配,以最快速度完成挑战,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
“我读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知道了各民族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阿凡提的故事》让我看到了维吾尔族人民的智慧与善良。”在“民族团结好书分享会”上,少先队员们踊跃登台,用童真语言分享阅读感悟。活动最后,队员们共同绘制“民族团结同心圆”主题海报,不同民族的特色图案在画纸上交融,生动诠释“各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近日,呼伦贝尔学院工学院“文润北疆”第三期读书分享会在鸿雁书屋温馨启幕。傍晚的书屋灯火通明,书架间的过道摆满临时座椅,师生代表与各界文学爱好者齐聚一堂,氤氲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北疆的草原、林海、河流,都是文学创作的不竭源泉。”作家海勒根那以《地域文化与文学创作的共生之道》为题,结合自身创作经历展开分享。他从呼伦贝尔的驯鹿文化、游牧生活讲起,通过《骑马周游世界》《父亲的边疆》等作品片段赏析,生动阐释地域文化如何为文学创作注入灵魂。“我用三年时间走访鄂温克族部落,记录他们的生活变迁,这些真实的故事让作品更有温度。”海勒根那的讲述真挚动人,现场观众不时点头共鸣。大家围绕本土文化保护、文学创新表达等话题各抒己见,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分享会让我意识到,北疆文化既有历史厚度,更有时代活力。”呼伦贝尔学院学生王佳琪说。
今年以来,内蒙古各地新华书店开展“书香伴你过大年”“4.23世界读书日”“阅见北疆”等系列活动5889场、流动售书1995场,建立“阅旧知新 图书共享”挂牌基地138个,累计捐赠图书19.4万册,构建了“城市+乡村”的全域阅读生态。同时,深化实体书店基层覆盖,新建呼伦贝尔学院“鸿雁书院”、乌审旗新华书店图书馆店、河套学院“博望书屋”等7家门店,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还通过创新“阅读+实验”“阅读+游戏”“阅读+创作”等多元形式,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培养阅读习惯,增长文化知识。(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于欣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