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阿拉善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巡礼丨始于需求,终于满意!解锁阿拉善政务服务 “暖心密码”

  “十四五”期间,阿拉善盟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锚定“高效办成一件事”核心目标,以“硬设施”强基、“软服务”提质,用实打实的改革举措破解民生痛点、企业难点,书写政务服务高分答卷。

  打破窗口壁垒、重塑服务流程,是阿拉善政务服务效率提升的关键之举。“十四五”以来,阿拉善政务服务中心以“综合一窗”改革为突破口,跨层级、跨部门整合分散服务资源,在一个窗口办多个业务,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多头受理、重复提交”的办事格局,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阿拉善政务服务中心民生事务服务区,刚办完社保业务的巴彦浩特镇居民马旭瑞忍不住为眼前的变化点赞。他告诉记者,以前办社保业务,得先去社保窗口交材料,再到银行办手续,来回折腾大半天。现在到一个窗口、交一次材料就全办妥了,前后不到20分钟,非常方便。

  阿拉善左旗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宫志华表示,“综合一窗”改革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划分出企业服务区、公安服务区、税务服务区、公积金服务区等八大功能区,再根据办理事项领域、办理流程关联度等,规范设置无差别及分领域综合窗口76个,实现了盟旗两级近3000项进厅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受理,真正实现了“到一窗,办百事”。

  如果说“综合一窗”是政务服务提升效率的便民利民之策,那么精准化、个性化的帮办代办服务就是温暖人心的惠民之举。

  不久前,内蒙古中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将一面锦旗送到阿拉善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区,以表达对窗口工作的认可和感谢。该公司工作人员杨晨曦介绍:“我们这个项目工期紧,施工许可证办理涉及住建等多个部门,本以为办理时间会很长,没想到企业服务专区的帮办代办员主动对接,全程帮助梳理材料、协调进度,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间,让企业少走弯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十四五”以来,阿拉善盟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打造“企业服务之家”专属阵地,创新推出“政企早餐会”“局长接待日”等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收集企业诉求并跟踪督办。同时,组建20支专业帮代办队伍,配备AI智能导服系统,实现从“企业上门问”到“服务靠前办”的转变,累计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帮代办服务超33万人次,以高效联动和精准服务持续厚植营商环境沃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在硬件升级、服务优化的基础上,“数字赋能”让阿拉善政务服务实现新突破。阿拉善高新区依托“数据赋能+服务创新”双驱动,打通省际数据共享通道,通过“云综窗”视频核验、电子证照跨省调用等技术手段,让跨省办事从“千里奔波”变为“就近即办”。

  阿拉善高新区居民柯红颖说:“我老家在福建,现在长期定居在阿拉善高新区。因为需要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咨询护照业务,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没想到工作人员通过‘云综窗’和福州的政务大厅视频对接,很顺畅就完成了业务办理,这种服务太贴心了。”

  截至目前,全盟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以“数字赋能”打破地域与时空限制,设立跨区域通办服务窗口45个,实现2262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505项政务服务事项“盟域通办”。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全盟1.6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网办率达96.12%,让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在家门口就能办异地事,通办服务覆盖范围与办理质效持续提升。

  阿拉善盟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副局长邱志芳表示,将锚定“便民利企”核心目标,盯着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跟着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走,以“战略赋能”提高度、以“供需精准”挖深度、以“数字破壁”强支撑,多维发力把政务服务的“硬基础”打得更牢、“软服务”做得更暖、“数字翼”展得更宽,为阿拉善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提供坚实支撑,让政务服务既经得起发展的“大考”,也能暖得了企业和百姓的“心窝”。李亚男 杨婧  德力和  王鑫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