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元的包子、豆浆和茶叶蛋组合,14.5元的汉堡套餐……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近日,北京、深圳、成都等多地地铁站推出地铁通勤早餐服务,让上班族在早高峰时段也能“乘车赶路加用餐两不误”。
前一天睡觉前通过APP或小程序预约下单,次日一早在地铁站出口取餐,1分钟内“即取即走”——方便快捷的“地铁通勤早餐”切中了不少上班族的痛点。
对上班族来说,早上着急出门,往往无暇准备早饭,通勤沿途又不一定有“顺路”的早餐店,于是在如何解决早餐问题上只能选择“将就”。在这样的语境下,地铁站里“即取即走”又热气腾腾的早餐,无疑成了通勤路上的暖心慰藉,让奔波的人们能够更从容地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地铁站开通早餐服务,为人们带去的不仅是贴心与便捷,更是公共服务更具民生温度的体现。确保食品安全、餐品质量,合理规划摊位,更好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这些是让这份“小确幸”更长久的必要条件。
除了通勤早餐,如今,不少地方的地铁站都推出了一些精细化服务,提升公众的出行舒适度。比如,在雨天,很多地铁站内会设置伞袋机,用来给乘客包裹雨具,避免造成车厢和地面湿滑;有的地铁站提供扫码可取的“爱心伞”,让忘带雨具的乘客也能安心出行;一些旅游热点城市在地铁站增设了行李寄存柜,让游客在换乘、游玩时更加轻松自在;还有一些城市在地铁站内推出了理发等生活服务,让车站空间与便民服务实现更加紧密的融合……
进而言之,针对更多民生需求,在保障地铁运营安全与秩序的基础上,为公众提供更多贴心服务,还有不少可以作为的空间。除了通勤和出行,地铁还可以带给乘客更多“小确幸”。(陈婉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