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盟市新闻 > 满洲里

“薪”路护航让劳动者不再忧“酬”

  “要不是你们帮忙,我们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回这笔血汗钱!”近日,农民工代表孙先生、张女士将一面写有“根治拖欠为人民,排忧解难似亲人”的锦旗送到满洲里市劳动者维权服务中心。今年6月,孙先生向满洲里市劳动者维权服务中心反映,他和工友被施工方拖欠劳动报酬30余万元。接到投诉后,满洲里市劳动者维权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迅速启动调查处置程序,通过多次协调推动,帮助孙先生等14名工人拿回了被拖欠的劳动报酬。 

  一面锦旗是群众对人社部门担当履职的认可,更是满洲里市扎实推进根治欠薪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满洲里市人社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治理欠薪新目标、新要求,不断探索根治欠薪新途径,构建“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惩戒”全链条治理体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口岸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制度+普法,筑牢源头治理“防火墙”。满洲里市人社局深化“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等欠薪高发区,通过“线上监测预警+线下铁脚板排查”方式,狠抓工资保证金、工资专用账户、总包代发工资、实名制管理等核心制度在末端落实,及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劳动用工实情,推动由“治欠”向“防欠”转变,打好根治欠薪“主动仗”。今年以来,已累计排查工程项目22个,非工程建设领域企业1253家,提前预警并化解潜在欠薪风险10起,切实做到劳资纠纷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普法宣传矩阵,充分利用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内容。变“被动受理”为“主动服务”,讲好“开工第一课”,常态化、精准化开展“送法进企业”“送法进工地”等活动,切实提升企业依法用工自觉性和劳动者依法维权能力。今年以来,通过线上推送20期普法宣传信息,线下开展6次送法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组织50家企业开展2次专项培训。 

  传统+创新,打造维权服务“快车道”。满洲里市人社局进一步畅通欠薪维权“绿色通道”,让农牧民工维权“少跑腿、好办事”。大力推行“欠薪找我”二维码运用,实现群众足不出户“指尖维权”。依托国家和自治区根治欠薪平台、各级信访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途径,广泛收集投诉举报信息,明确专人管理系统平台,确保反映的问题线索及时处置;在满洲里市综治中心、满洲里市人社局均设立举报投诉窗口,配备专职人员受理线下诉求,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力求劳动保障维权案件能够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建立“监察+仲裁”一站式维权机制,推进监察执法与仲裁调解有序衔接,发挥“1+1>2”的工作成效,依法、高效处理劳动领域纠纷,有效降低劳动者维权成本。建立“案后回访”制度,跟踪问题化解成效,将劳动者“纸上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 确保每一起欠薪案件真正做到“事结案了”。今年以来,受理欠薪案件线索133件,帮助176名工人追回欠薪181余万元,受理劳动争议仲裁案件192件,结案率100%。 

  力度+广度,共绘多元共治“同心圆”。根治欠薪并非“单打独斗”,而是多方力量“协同作战”。满洲里市人社局充分发挥就业促进和劳动保障工作机制牵头抓总作用,建立“人社+N”多方联动机制,在部门间信息共享、线索核查、案情办理等方面通力协作,形成根治欠薪“一盘棋”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双驻双查”等专项行动,联动解决劳动关系领域突出问题,让“护薪”更有力、更有效。通过建立舆论监督、信用公示、“黑名单”管理、问题曝光、行政处罚等联合惩戒机制,让违法失信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形成“不想欠、不敢欠、不能欠”高压威慑态势。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满洲里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满洲里市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根治欠薪工作成果,以制度创新为引擎,强化全链条动态监管,优化维权服务流程,既要‘雷霆手段’严惩欠薪行为,更要‘春风化雨’引导企业规范用工,用心用情用力守好民生底线,让广大农牧民工劳有所得、不烦‘薪’不忧‘酬’。”

编辑:张圆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