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兴安11月26日电(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高敏娜)在国家、自治区大力支持推动下,经多方积极争取和不懈努力,自11月24日起,中国通往蒙古国最便捷的陆路口岸之一、兴安盟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前沿阵地——阿尔山公路口岸,顺利完成全部规定程序,全面实现由季节性开放扩大为常年开放。自此,该口岸的开放时间从原来每年8个月延长至全年,成为内蒙古第4个常年开放的国际性陆路口岸,标志着兴安盟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迈上全新台阶。
近年来,兴安盟不断加快推进阿尔山口岸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7亿元,实施跨境界河桥、客货联检设施、物流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口岸基础设施条件和配套服务功能明显改善。中蒙阿尔山边民互市贸易区封关运营,整合重组2个边民互助组,组织4600余名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实现14类商品常态化进口交易,并在“边民互市+落地加工”方面先行先试,吸引向绒、迪耀等一批羊绒加工企业相继落地,带动边境地区产业培育和边民就业增收,推动“过路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型。同时,口岸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中蒙8座以下小型车辆实现互通,赴蒙国际客运班线常态化运营,跨境旅游人数连续两年突破1万人次。每年7至9月固定为对蒙交流互访黄金季,常态化开展互访互动和交流合作。
兴安盟将以阿尔山口岸常年开放为契机,进一步突出“跨境旅游、人文交流”的口岸发展定位,依托生态优势走特色差异化发展路子,持续深化对蒙交流合作,大力发展跨境旅游,积极培育边境贸易,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着力打造内蒙古独具特色的最美生态口岸,为服务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促进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