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部职工与农牧民进行冬季义务植树。

搬运沙柳。

生态教育基地。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的乌毛素沙地,被密密麻麻的沙障牢牢锁住。
初冬的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干部职工与农牧民并肩奋战,义务植树热潮涌动。挥锹培土、栽苗固沙,治沙播绿的热情驱散了冬日寒意,一曲生态建设的“冬日赞歌”在毛乌素沙地上激昂奏响。
近年来,乌审旗创新治沙模式,推行“三元套嵌”精准治理体系,实现沙化土地分类施策、科学治理。同时,通过“以工代赈”机制广泛吸纳近万名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向赋能。
如今的乌审旗,已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全旗森林覆盖率达80%。生态改善催生绿色发展动能,当地培育自治区级农牧林沙企业12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社7家,打造“毛乌素”红枣等特色品牌,建成505万亩原料林基地。2024年,全旗农牧林草沙产业总产值显著增强,实现“治沙一亩、致富一方”的良性循环发展。(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李国萍 通讯员 王琪 摄影报道)





